拼音cāng sōng cuì bǎi
基本解释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石枯松老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白发苍苍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
白云苍狗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皮松肉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
皓首苍颜 |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
苍黄翻复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翠竹黄花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
苍黄翻覆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苍黄反复 | |
华发苍颜 |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松松垮垮 |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 |
轻轻松松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天不凑趣,假如肯轻轻松松洒下几点,也要算他功劳。” |
松风水月 |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岂能方其朗润。” |
轻松愉快 |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说是轻松愉快,这句话具有人们常有的礼貌性质。” |
松柏后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鹤骨松筋 | 前蜀·贯休《遇道者》诗:“鹤骨松筋风貎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
披罗戴翠 | 许地山《危巢坠简·东野先生》:“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若教他披罗戴翠,人家便要赞他清俊。” |
刻不容松 |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
鹤骨松姿 | 金·元好问《普照范炼师写真》诗之三:“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
松枝挂剑 |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珠围翠绕 | 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
老虎头上扑苍蝇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
餐松饮涧 | 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
松萝共倚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谐,松萝共倚。争奈尘缘未断,蓦地思归。” |
玉洁松贞 | 唐·皇甫枚《飞烟传》:“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耳。勿谓妾无玉洁松贞之志,放荡如斯。” |
岁寒松柏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衣宽带松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