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国维的诗 > 红豆词四首·其一

红豆词四首·其一

[清代]:王国维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红豆词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方已到秋深时候,又有什么办法呢?手拿着相思豆,几回细细摩挲。

相思豆串串累累,本是无情之物,是谁人把闲愁寄托在它身上?

注释

红豆:红豆树的种子,又名相思豆、相思子。古人常常以红豆象征爱情。

累累(léi léi):联贯成串貌。

无情物:指草木。

“红豆词四首·其一”鉴赏

赏析

追诘红豆喻相思的由来。意谓自己在南国别离相思之时,无可奈何之秋,反复摩挲手中的红豆,禁不住深深地感喟:那一粒粒硬邦邦的豆种,不懂得人类的感情,没必要把自己的一腔情思、满怀闲愁,凝注在这本来无情无识的外物之中。这种思考,似很清醒,意识到红豆本无知觉;又很浑茫,手抚红豆捺不下心头的相思。如果诗人真把红豆看成“累累无情物”,那么就不会发出“谁把闲愁付与他”的疑问。世上一切外物,均可寄托或表征人类的情感,也只有敏感而多情的人,才能够体验到浪漫的情韵。倘若过分机械,过分求真,许多喻象都会索然无味。比如传说牛郎、织女双星一年一相会,你偏要说两星相距许多光年,根本无法相会,那该多么扫兴。即或理解外物的喻象不过是人类玩的把戏,却也不妨为前人的奇思妙想叫绝。只有持这种既清醒又浑茫的态度,才能悟得艺术创作的真谛。王国维是既有学术头脑又有艺术悟性的人,因而既察知红豆本来毫无感知,却又能将满腔相思托红豆来寄怀。仔细品味这一首诗,追诘是表面现象,实则乃是对最早以红豆喻相思的人的仰慕歆羡。

创作背景

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该组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该组诗亦以红豆喻情思,显系作者出行在外时,抚摸手中的红豆,忆念赠其相思豆的闺中人而作。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题解云:“此诗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为之。观其一往情深,殆诗人忆内之作欤?”

王国维简介

清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王国维的诗(60篇)

猜你喜欢

红豆词四首·其一

清代王国维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金朝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明代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清代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宋代柳永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清代佟世南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清代纳兰性德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长相思·折花枝

明代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