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例子《明史 吴宗伯传》:“命进讲东宫,首陈正心诚意之说。”
拼音zhèng xīn chéng yì
注音ㄓㄥˋ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繁体正心誠意
感情正心诚意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成语 | 解释 |
|---|---|
| 离心离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
| 闳意妙指 | 见“闳意眇指”。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 归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