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拼音lěi tǔ zhì shān
注音ㄌㄟˇ ㄊㄨˇ ㄓˋ ㄕㄢ
繁体纍土至山
感情累土至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积少成多。
英语pile up a mound with earth
| 成语 | 解释 | 
|---|---|
| 宾至如归 |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 | 
| 显山露水 |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 
| 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