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钞:强取,掠夺。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
拼音niǎo chāo qiú bǎo
注音ㄋ一ㄠˇ ㄔㄠ ㄑ一ㄡˊ ㄅㄠˇ
繁体鳥鈔裘飽
感情鸟钞求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谋生。
| 成语 | 解释 | 
|---|---|
| 一无所求 | 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 
| 一石二鸟 |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 
| 一饥两饱 |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 万事不求人 | 指做事只靠自己的努力,不依赖别人。 | 
| 三寸鸟,七寸嘴 | 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 
| 三求四告 | 再三求告。 | 
| 三饥两饱 |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 
| 上求下告 | 告:请求。指到处请求 | 
| 不厌求详 |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次:差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 | 
| 不忮不求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 
| 不求甚解 |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 
| 不求闻达 |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 中饱私囊 | 中饱:从中得利。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 | 
| 乌鸟之情 | 乌:乌鸦;乌鸟: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 乌鸟私情 |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 乡乡而饱 | 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 
| 买菜求益 | 比喻争多嫌少。 | 
| 买静求安 |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 予取予求 | 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 
| 云屯鸟散 | 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 
| 井中求火 |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 
| 以屈求伸 |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 
| 以求一逞 | 逞:如愿;称心如意。企图一下达到罪恶的目的。 | 
| 伤弓之鸟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