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例子这部战争片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
拼音jīng xīn dòng pò
注音ㄐ一ㄥ ㄒ一ㄣ ㄉㄨㄥˋ ㄆㄛˋ
繁体驚心動魄
正音“魄”,不能读作“pài”。
感情惊心动魄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用于说明事物壮观。
辨形“魄”,不能写作“魂”。
辨析惊心动魄和“触目惊心”都可形容让人非常吃惊的事。但的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能运用;“触目惊心’只适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
谜语脑袋上放炮竹
英语profoundly affecting
俄语потрясающий(волнующий)
| 成语 | 解释 | 
|---|---|
| 欢声雷动 |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 
| 食指大动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 | 
| 离心离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 归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