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告子上》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视为人的“本心”,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恪守人的“本心”。
2.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4.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5.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7.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8.(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人性;荀子的“性恶论”。
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1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造 句 网
13.“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有人没有的话,“恻隐之心”总该还有吧。
14.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16.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曾国藩
17.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8.可以想见那20多个女生答应“陪吃喝”时的无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笔者相信她们做出旁人不齿的选择定有“莫大苦衷”,贫寒往往是罪魁祸首。
19.是非心是道德认识的主要成分,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的基础。
2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