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剽窃一个人的叫剽窃,剽窃许多人的叫研究。意译: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辛苦研发的成果,最后竟然遭到剽窃,每个工作人员都恨得咬牙切齿。
3.但我关心的是为什么她对艾伦材料的重占必须被视为是剽窃,而非赫格曼和她的辩护者所称的只是现在通行的做法。
4.不管是什么原因,盗名欺世之徒普天皆是,学术论文剽窃并非中国特有,只不过大相径庭的是有关学术当局对待这类行为的态度。
5.剽窃者总是疑心文字被人盗用。
6.姜涛称,经辨识,这本书在汉字的排列顺序上、简码字的表达形式、识别码字的表达形式上剽窃了他的作品。
7.然而,德国《莱茵邮报》18日却以“中国剽窃索林根”为题,指责中国产品剽窃德国知识产权,并为中国产品颁发“剽窃奖”。
8.目前高校使用的“反剽窃”软件所用的论文库都是基于中国论文库,所以跨语言的抄袭是检测不出来的。
9.张仲春在诉状中表示,李世洞和杨玉圣制造的剽窃、抄袭舆论,贬毁了其名誉,侮辱了其人格,使他的学术形象遭受重创,发表论文与年剧减,身心饱受摧残。
10.辛勤的耕耘才换来丰硕的成果,这和当今许多词典粗制滥造、拼拼凑凑、甚至抄袭剽窃的做法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
11.问题是,李洪志为什么要大量剽窃、篡改佛教名词术语?
12.不过在这里光绪剽窃了他的发明,让无烟火药提前了两年。
13.在阴暗处,有人在窃笑著,他是剽窃者。
14.将他人文章拿来改头换面,重新发表,也是一种剽窃行为。
15.这个人竟然剽窃别人尚未发表的作品,还大言不惭地反诬别人抄袭,真是恬不知耻!
16.偷一个人的主意是剽窃,偷很多人的主意是研究。
17.偷一个人的主意是剽窃,偷很多人的主意就是研究。
18.我们可以推算在非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课堂作业里剽窃的比例会更高。
19.现在新诗人似乎对语言就没有敏感,只能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并且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20.现在有些新诗人对语言没有敏感,写不出好诗,从外国诗、从文言文里去剽窃,仍然画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