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千佛出世。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
佛教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千佛出世。过去佛为 迦叶 诸佛,现在佛为 释迦牟尼 佛,未来佛为 弥勒 诸佛。
引《法华经·方便品》:“三世诸佛,説之仪式。”
《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亲见无边三世佛,故号 维摩 长者身。”
《天雨花》第五回:“﹝ 刘天叙 ﹞自言是 灵山 三世佛降生。”
佛教用语:(1) 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2) 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引《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普观十方尊,圆念三世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俗称“三宝佛”。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
1.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2.如今他唯一的仰仗便是神宫位内的那盏三世佛灯,但也未必保险。
3.这条红色的腕饰是由三世佛所加持过的。
4.三世佛身后均雕刻背光,其做工精细.
5.无有懈怠;六者,善能安住如来神力;七者,修诸善根,不生疲倦;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乘法而自庄严;九者,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十者,与三世佛善根方便同一体性。
6.后殿左侧的佛殿是堆松拉康,供奉有“三世佛”、“金刚大力士”、“马头明王”等.
7.中段的三世佛龛高约5米、宽6米,共有造像10多尊,正中佛像端坐于须弥座上,文殊跨狮、普贤骑象侍于同侧,护法神威猛神武,云童秀气自然。
8.悠扬的钟声回荡在音谷的林山之间,喜迎在世明师与十方三世佛菩萨的圣临与加持。
9.大殿正面供奉释迦、药师、阿弥陀三尊高大的“三世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是十八罗汉坐像。
10.原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
11.正统元年,慧澄和尚塑大佛、绘影壁,并璎珞观音铜像、三世佛、罗汉、诸天伽蓝祖师,山门、僧堂、齐堂鼎建一新,金碧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