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以布施之庄田,为计亩授耕之用,宫观之园圃,为种菜、种树、蚕桑之区,设员督监,勤则赏以诱之,荒惰则刑以儆之,蔑不济矣。
2.今春以来,乐至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深入开展科技支农服务,从科技入手,对15000多户蚕桑、林果、畜禽等种植、养殖重专户实行重点支持。
3.唐代的贡赋、南宋的贡品……昨天,以余杭清水丝绵为代表的蚕桑丝织生产技艺已被初步拟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据说在以前,桑农们把泥猫放在蚕匾或蚕架上,家里的老鼠就会跑掉,蚕桑就会丰收,时间长了,泥猫就成了镇鼠之宝。
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以前,蚕桑、丝织已相当发达.
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赵师秀
7.儿童们将来或成为达官贵人,或通财鬻货,或农作蚕桑、或能工巧匠,都得走这条“粗通文字”、“明白道理”的简便之路。
8.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9.以邑中蚕桑棉茶之利未溥,购种散给居民,教以饲畜、种植诸法。
10.兴桑养蚕,是当前富民兴农的必然选择,安康市蚕桑研究所所长张京国这样认为。
11.本地的农户大半都种桑养蚕,一年中蚕桑丝绢的收人是全家生计的主要部分。
12.1979年,王琼琳从城里调到了原南充县世阳乡担任蚕桑技术员。
13.近年来新发展了蚕桑和果树、核桃树.
14.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蚕桑业较为发达的时期.
15.中国古代的桑林不仅是蚕桑生产的场所,而且也是进行祈雨求子等重大巫术活动的场所。
16.由于嘉兴古代农业发达,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
17.目前蚕桑技术推广尚存在许多问题.
18.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区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19.村上建立了蚕桑宣传领导小组.
20.最后对这一时期的蚕桑类农书进行了特征描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农书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