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例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宋·陆游《秋思之十》
英most perfectly fulfilled both in love and duty;
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引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孔颖达 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
宋•陆游 《秋思》诗之十:“虚极静篤道乃见,仁至义尽餘何忧。”
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圣作明述,仁至义尽,臺省诸公尚其知感知畏哉!”冰心 《斯人独憔悴》:“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
引《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
《三元记·第三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近穷力尽心
反穷凶极恶 以怨报德
1.我压了妖族六十年,也算是仁至义尽,三年之后,归期之日,便是我高露风出城之时!
2.仁至义尽仁言利博仁心仁闻万家生佛。
3.怎么了?邓精夫,我史璜自问对你仁至义尽,俯仰无愧,三年来也低价卖给贵族不少的粮食兵器,并不曾亏待于你。
4.我不杀他,便是仁至义尽,你却再三附逆,叫我忍无可忍。
5.楚歌看在眼里,又怜惜又懊悔,想起她近来为自己的遭遇殚精竭虑,不仅出谋划策,并且躬行实践,四处奔波,可谓雪中送炭,仁至义尽。
6.虽然老王曾经对不起家人,但这些年来,他努力的照顾家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应该可以得到家人的谅解。
7.现在,党和国家给了我们温暖,吃药治病不要钱,对我们做到了仁至义尽,我们心里很平衡。
8.小李因公受伤,公司非但没有给予抚恤,还要扣他旷职的薪水,这能算是仁至义尽吗?
9.朋友有什么义务替他保守秘密?他不想人知,就不要说,你不让他说,他才会心痒而死,所以做朋友的借出耳朵已经仁至义尽,其他的,管他呢!
10.朋友有什么义务替你保守秘密?他不想人知,就不说,你不让他说,他才会心痒而死,所以做朋友的借出耳朵已经仁至义尽,其他的,管他呢!
11.那太后能这样的宽容,说良心话,已经仁至义尽,前所未闻了。
12.他坐牢是咎由自取,你曾几次原谅他,已经仁至义尽,不必再感到内疚。
13.她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还想怎样?
14.在朋友最困难时,他把薪水都拿去资助,这种人可算是仁至义尽了。
15.老李待他已是仁至义尽了,他自己不争气,还有什么话可说。
16.他不计前嫌,愿意伸出援手,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你还如此贬损他,真是有失厚道。
17.大约时过境迁,你会想起我对你仁至义尽的用心。
18.他一直照顾因公殉职部属的家人,可说是仁至义尽。
19.我们对你容忍再三,已经仁至义尽,岂料你仍不知悔改。
20.虽然她冤枉了我,可我还是希望对她做到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