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事物或琐细事物。
英haggle over every ounce;
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小事。
引鲁迅 《彷徨·弟兄》:“我真不解自家的弟兄何必这样斤斤计较,岂不是横竖都一样?”
马南邨 《燕山夜话·说大话的故事》:“陆灼 写出这个杜撰的故事,其目的是要教育世人不可吹牛。我们应该承认他是善意的,似乎不必用考证的方法,对它斤斤计较。”
比喻在意于得失,或琐细的事物上。
例如:「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近琐屑较量
反不屑一顾
1.拼搏是成功的通行证,美貌是失败的墓志铭。不要再斤斤计较于你的容貌,关键是打造自己强大的内心。朋友,凤姐就是榜样啊,你长得比她还励志,你行的!
2.【七种心理偷走你的幸福感】不善于发现阳光面,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2、缺乏信念,不知道自己想要的;3、老爱比较,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4、不知道奉献,斤斤计较;5、不知足,无休止的欲望;6、相互不信任,人与人心灵渐渐疏远;7、过于焦虑,压力大。
3.大自然这样的‘人’是憎爱分明、不斤斤计较且非常护短的人,千万不要小瞧他。
4.你我一见如故,不分彼此,朋友之间不可掂斤播两,斤斤计较。
5.勿斤斤计较,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6.国外商家为何如此啰啰唆唆,在商品或服务的警告语上如此“咬文嚼字”、“斤斤计较”?这是因为很多商家曾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7.也正因为这一点,老头才不敢和薛无尘斤斤计较,更何况,两人相处十几日,没得友情,也有交情,谢烟客着实抹不下脸和小子大打出手。
8.百姓连饭都不敢做了,衣服都不敢洗,如厕都不敢在家了,权力部门却还在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熟视无睹,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遭受重创。
9.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国人渐渐熟悉发达国家在公款开支问题上的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10.他们属于心胸比较宽广的人,不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知进退,善攻守,因此很少有怨敌,危难之时常有贵人相助。
11.退缩者,即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琐屑者,斤斤计较,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
12.而且,我这个人通情达理,也不斤斤计较,若是收获小于预期,那么多余的部分就当是与猎鹰佣兵团结个善缘,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13.“谋子”者多眼光短浅,图一时杀伐之痛快,对5分10分斤斤计较,急于建功,缺乏战略思考,忽略了大势的变化,最终往往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14.41、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15.况且,你在营销方面抠抠索索,市场必然报以斤斤计较,该花钱的地方你偏要去学葛朗台,换来的只能是消费者把钱包捂得比你还要紧。
16.雷仙使,我们此行负有重任在身、你又何必和他一个普通武者斤斤计较?
17.母子两为这点鸡毛蒜皮之事强聒不舍、斤斤计较起来,彼此间一直不说话。
18.至于这么对自己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么?“好吧,我看你怎么写!”。
19.你不知道吧!刘子墨这个二愣子得罪了安禄山,安禄山派史朝义干的,安禄山贵为郡王,居然这样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看来安禄山是无才无德之人啊!!!
20.谁是老王?天真又圆熟,憨实又滑头,时而世俗,时而性情,一边自卑自谦,一边洋洋自得,偶尔故作深沉,原来装聋卖傻,好像斤斤计较,实则敞亮豁达……读《老王》,以“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