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出来,一点都不保留,形容尽心尽力。
例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战国策·赵策三》
英do everything in one's power; do one's best (utmost); spare no efforts (pains);
谓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
引《战国策·赵策三》:“秦 不遗餘力矣,必且破 赵 军。”
宋•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异时预买紬绢钱常於岁前散絶,今尚闕太半,剗刷之急,盖不遗餘力矣。”
清•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昌黎 以主持风雅为己任,故调护气类,宏奬后进,往往不遗餘力。”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执行上级规定, 罗立正 一向是不遗余力的,有时甚至可以牺牲一点工作利益。”
毫不保留,竭尽全力。
引《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文明小史·第四回》:「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近尽心尽力 全力以赴
1.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
2.不遗余力的,长久的,活在某种偏执的无望里。独木舟
3.施一向尊重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人士,对墙头草或曲学阿世的学者,施从不正眼对待他们,尤其对当权者过分恭维的假道学,向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
4.云枫眼见凌若随着舒朗越走越远,而这两个女人偏偏纠缠甚紧,心中既急且痛,桦树疾舞,将风露神功不遗余力的传到树干之上,纵横开合,劲扫猛劈。
5.除了对小学生直接的“皇民化”教育,日本人还试图以“语言”为媒介,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师生进行各种“日语教学”及“亲日化”培训。
6.他在花鸟画园地笔耕墨耘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为民族绘画的传承,苦心探索、创新求变、不遗余力。
7.屋中的炭火仍然不遗余力的发出暖人的热量,可张轩松却依旧感觉到自己全身都在慢慢的冷却,手足冰凉,入坠冰窖之中。
8.赵容见此,当然不遗余力,直把文渊阁内外搞得象个大花园一般,除了冬天,日常把会极门东侧、文华殿门前、古今通集库的玉河两侧也是摆得花红叶绿。
9.干姐姐一家和此人交情匪浅,从今天不遗余力帮自己脱困的事情就可略见一斑。
10.张召重行恶不遗余力,把师兄马真也给害了,这回文泰来与之剧斗,以文泰来的神勇,也才与其打个平手。
11.他平素自奉甚俭,而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先生”。
12.这几个家伙混跆拳道社,当然也不过是冲着跆拳道社有孙凌菲在,还有跆拳道社一大票的美眉去的,现在有机会和校花社长拉近乎,当然是不遗余力的。
13.这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他们总是崇拜强者,而且不遗余力的想让所有人,甚至子孙后辈都能记住这些强者。
14.以1937年5月为例,工部居巡捕房一个月内出勤警察达157人,期间拘捕的各色嫌疑人共计2177人,对于治安维护可谓不遗余力。
15."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16.王苏芬教授不遗余力传承中华古乐。
17.自去岁仓猝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少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18.也难怪郭晟这么大的脾气,不知是谁将迈克尔到中国邀请郭晟参加赛车的消息给捅了出来,于是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都不遗余力的报道此事。
19.他之所以能成为权重望崇人物,与其不遗余力夸张地宣传***思想有关。
20.所以,倡导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遗余力建设“书香社会”,是我们热切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