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鄙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3 个鄙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ǐ yí bù xiè鄙夷不屑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guì yuǎn bǐ jìn贵远鄙近见“贵远贱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宽夫《诗话》:“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辞曰些,一经屈宋采用,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
bēi bǐ wú chǐ卑鄙无耻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bǐ yú bù xiè鄙于不屑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shǔ bǐ èr sēng蜀鄙二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ēi bǐ wò chuò卑鄙龌龊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dū bǐ yǒu zhāng都鄙有章都:都城;鄙:小邑;章:章程。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bǐ lǐ qiǎn lòu鄙俚浅陋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宋 王傥《唐语林 政事上》卷一:“上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对皆鄙俚。”
bǐ lìn fù méng鄙吝复萌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yì wén bǐ shì异文鄙事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bēi bǐ zhī shēng北鄙之声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见“北鄙之音”。
bēi bǐ zhī yīn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