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ù tǔ bù rú不吐不茹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声不响 | 不说话,不出声。 |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
bù chī bù lóng不痴不聋 |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bù láng bù xiù不郎不秀 |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bù fěi bù fā不悱不发 |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枝 | 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bù shàng bù xià不上不下 |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
bù jīn bù màn不紧不慢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bù yīn bù yáng不阴不阳 | 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
bù wēn bù huǒ不瘟不火 |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 |
bù bēi bù kàng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
bù sān bù sì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
bù qū bù náo不屈不挠 |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bù fèn bù qǐ不愤不启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ù kàng bù bēi不抗不卑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红楼梦》第五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 |
bù sǐ bù huó不死不活 |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
bù gān bù gà不尴不尬 |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
bù jiāo bù zào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
bù zhī bù jué不知不觉 |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
bù jí bù lí不即不离 |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 《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
bù dé bù ěr不得不尔 |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
bù lěng bù rè不冷不热 |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bù shēng bù miè不生不灭 | 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9回:“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bù huāng bù máng不慌不忙 | 不慌张;不忙乱。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bù lún bù lèi不伦不类 |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
bù wén bù wèn不闻不问 |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
bù piān bù yǐ不偏不倚 |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bù zhì bù qiú不忮不求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 《诗经 邶风 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郑玄笺:“我君子之行,不疾害,不求备于一人,其行何用为不善。” |
bù jīn bù fá不矜不伐 |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
bù shí bù zhī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