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文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文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wén ruò shū shēng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wēn wén ěr yǎ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wén wǔ jiān jì文武兼济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平生正直刚强,文武兼济,喜看《春秋左传》。”
yī wén bù zhí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明 毕魏《三报恩 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yī zhǐ kōng wén一纸空文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yī wén mò míng一文莫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巴金《谈<憩园>》:“不过我虽然一文莫名靠稿费生活,却不能不说自己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以我会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个杨老三的故事。”
wén rén mò shì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wǔ nòng wén mò舞弄文墨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隋书·王世充传》:“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jiān zī wén wǔ兼资文武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yǎn gé shàng wén偃革尚文停息武备,注重文教。《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zhì fēi wén shì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wén zhāng shān dòu文章山斗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xī dǐng guī wén犀顶龟文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出《后汉书 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yǎn wǔ dí wén偃武觌文同“偃武修文”。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wén fáng sì bǎo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宋 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
wén xiū wǔ yǎn文修武偃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qín tiāo wén jūn琴挑文君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自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wǔ wén shì zhì舞文饰智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新唐书·魏元忠传》:“贞观中,万年尉司马景舞文饰智,以邀干没,太宗弃之都市。”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fēi wén rǎn hàn飞文染翰挥笔疾书。《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wén rén xué shì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zhòng xué zhī wén种学织文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nǎi wén nǎi wǔ乃文乃武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diāo wén kè lòu雕文刻镂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měi yán bù wén美言不文文:饰。美善的言辞,不需要修饰。汉·扬雄《法言·寡见》:“良玉不雕,美言不文。”
wěi wǔ jīng wén纬武经文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晋书 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wǔ bǐ nòng wén舞笔弄文犹舞文弄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wén fēng bù dòng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duàn fà wén shēn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yǒu wén wú xíng有文无行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wén tāo wǔ tāo文韬武韬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wén zǐ wén sūn文子文孙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
tú wén bìng mào图文并茂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插图丰富精美。王朔《修改后发表》:“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图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
wén dé wǔ gōng文德武功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示之以文德,陈之以武功。所以夜户不扃,所以重门罢柝。”
wén lǐ jù qiè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旧唐书 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liú yán fēi wén流言飞文犹言流言蜚语。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wén zhāng zōng gōng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颜氏家藏尺牍·曾处士灿》:“以先生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
xióng wén dà shǒu雄文大手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shēn wén jùn fǎ深文峻法犹言严刑峻法。《北齐书·李维廉传》:“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wén rén xiāng qīng文人相轻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yǎn wǔ chóng wén偃武崇文停息武备,崇尚文教。《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yǐ wén luàn fǎ以文乱法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xīng wén yǎn wǔ兴文匽武崇尚文治,偃息兵戎。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安宁,兴文匽武。”
qiáng wén jiǎ cù强文浉醋同“强文假醋”。
zhū wén zhī zhěn朱文之轸轸:古代车后的横木,代指车。绘有朱红色文饰的车子。形容高官所乘车的精美华贵。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rén wén huì cuì人文荟萃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zhù fā wén shēn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bǐng wén jīng wǔ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南朝 梁 沈约《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
wén fáng sì wù文房四物见“文房四宝”。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
wén wǔ jiān zī文武兼资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唐·韩愈《举马楤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累更方镇皆有功,若以代臣实为至当。”
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礼记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wén chí wǔ wán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成庙暮年,深见承平日久,文弛武玩,禁烟之令稍以操切治之,辄启边衅。”
bān mǎ wén zhāng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明 无名氏《鸣凤记 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yǎn wǔ xiū wén演武修文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diǎn zhāng wén wù典章文物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wén bǐ liú chàng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wén zé zì fù文责自负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梁遇春《醉中梦话(一)》:“梦里未必说话,醉中梦话云者,装糊涂,假痴聋,免得‘文责自负’云尔。”
shēn wén qiǎo hé深文巧劾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劾:揭发罪状。以巧妙手段,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yǔn wén yǔn wǔ允文允武形容能文能武。《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qí wén guī jù奇文瑰句瑰:珍奇。优美的文章。《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wén rén mò kè文人墨客见“文人墨士”。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
wén zhāng xīng dòu文章星斗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元·魏初《满江红·为双溪丞相寿》词:“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wén zhāng xiǔ lǎo文章宿老工于文章的老前辈。《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hòu mào shēn wén厚貌深文见“厚貌深情”。清·陈梦雷《绝交书》:“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动人。”
duō wén wéi fù多文为富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héng sāi bù wén横僿不文粗鄙没有文化。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wén zhāng zēng mìng文章憎命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guǎng wén xiān shēng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早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wén rén wú xíng文人无行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
shèng shén wén wǔ圣神文武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书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wén shēn jiǎn fā文身剪发见“文身断发”。《韩诗外传》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剪发而后处焉。”
wén shēn jiǎn fā文身翦发见“文身断发”。
zūn jiǔ lùn wén尊酒论文尊:通“樽”,古代盛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贤客,有往来者,我常会于宅第,尊酒论文。”
dà yǒu wén zhāng大有文章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wēi wén shēn dǐ微文深诋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wén shēn wǎng mì文深网密用法严刻,法网严密。唐·陈子昂《谏用刑书》:“刀笔之吏,寡识大方,断狱能者,名在急刻,文深网密,则共称至公。”
wén lǐ bù tōng文理不通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旧五代史·选举志》:“况此等多不究义,唯攻帖书,文理既不甚通,名第岂可妄与?”
zhòng xué jì wén种学绩文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tōng wén dá lǐ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wén shēn duàn fā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wén yuán zhì fāng文圆质方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wén zhāng jù gōng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
xiū wén yǎn wǔ修文演武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
wén sōu dīng jiǎ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dào dé wén zhāng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wén dí wǔ nì文觌武匿艺文兴而武道隐。谓尚文之风大盛。语本《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语出《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qì wǔ xiū wén弃武修文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qì wén jiù wǔ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wén xiū wǔ bèi文修武备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wén lán wǔ xī文婪武嬉谓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黄殿、李勇、吴外等,因民弗忍,又窥台吏文婪武嬉,遂谋变也。”
wén dú zhǔ yì文牍主义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wén zhāo wǔ mù文昭武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
wén bù jìn yì文不尽意意:意思。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意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3卷:“圆光如日,有炎如烟,周绕我体,如同金刚,文不尽意,犹待诀言。”
wén guò suí fēi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suì fēi wén guò遂非文过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汉荀悦《汉纪 昭帝纪》:“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孟子 公孙丑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shì fēi wén guò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顺非而泽,不听而诛。”唐·颜师古注:“谓人有坚为辩言,不以诚质,学于非道,虽博无用,饰非文过,辞语顺泽,不听教命……”
fán wén rù lǐ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wén zì yù文字狱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清·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dān wén gū zhèng单文孤证仅有的证据。意谓不足凭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