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唐寅的诗 > 美人对月

美人对月

[明代]:唐寅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美人对月”译文及注释

娇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美人对月”鉴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伯虎心中比较的压抑,但是心事有无法和别人说起。表现出比较的悲惋凄凉之意。  

浅解

夜晚美人迟迟不得安眠,却是为何?细一看,鬓髻斜置,孤身一人,好比那梨花枝头休栖的小鸟;夜静谧,风静吹,孤鸟与梨花相依相偎却不得相知相解;再想,风本该动却梨花枝静,鸟本是活物却也无半点生气,如此画面定格,哀思凝滞……这一段景,安静中多几分凉意,孤寂时伴几分忧思。斜髻美人,更显得那么柔弱怜惜、楚楚动人!

一番学究才知道美人迟卧的原由:难将心事和人说。女子那种能说而难说、可说而不得说的无奈与委屈便尽显其中。孤身独立,冷夜难卧,思绪漫漫,心事缠绵,无人相伴相知,只好将这一切寄予这轮青天明月……月只是一种寄托,却也是一种替代,睹月所思的可是物亦可是人!

全诗前两句写景不忘人事,后两句寓情不失汇景,情景结合,相互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静夜幽思,亦是美人伤景!在诗人细腻的渲染之下,环境氛围顿显,人物形象突出,可谓妙笔神工。

唐寅简介

明代·唐寅的简介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唐寅的诗(10篇)

猜你喜欢

明月夜留别

唐代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宋代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有所思

南北朝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谒金门·留不得

五代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醉太平·泥金小简

元代刘庭信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唐代温庭筠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

宋代柳永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

幽欢已散前期远。无憀赖、是而今。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清代厉鹗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清代纳兰性德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