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维崧的诗 > 贺新郎·赠苏昆生

贺新郎·赠苏昆生

[清代]:陈维崧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贺新郎·赠苏昆生”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苏州的春天如同锦绣一样美。我醉后大笑,为花而癫狂,为酒而苦恼,百无聊赖。沦落至中年,我的知音还是太少,除却伍子胥和狗屠。除此之外,还有谁是我的朋友呢?偶听一曲《河满子》,虽与我没有关系,但青衫还是被泪水湿透了。歌声如同杜鹃啼血,凝结了我的衣袖。

万里武昌兵与战船在咆哮。这天,一片征战的战船在樊口乱成一团。船上能够隐隐听见歌声和鼓声,月下高歌,六军无不感动。这正是乌鹊南飞的时候。今天的华清宫已不是原来的风貌,这里只剩下白发如鹤的苏昆生了。而我的中年也快结束了。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等。双调一百一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苏昆生:清初人,以歌唱为名。南明忠臣左良玉驻守武昌,昆生为其僚佐。良玉殁于九江后,旋即削发,人九华山。久之,复从武林汪然明抵吴中。

南曲:亦称南词。以唐宋大曲、宋词为基础,曲调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主要为江浙一带)的语音为标准。

柳敬亭:明末泰州人,本姓曹,因避世仇而浪迹江湖,以说书名世。

左宁南:即左良玉。在辽东与清兵作战时,良玉以骁勇善战,为东林党人侯恂赏识,后提为大帅封宁南伯,驻守武昌南都成立后,马士英、阮大铖等把持朝纲,排挤东林竞人,良玉发兵讨伐之,不幸中途病亡。

梅村先生:吴伟业。

吴苑:即长洲苑,故址在今苏州太湖北岸。

野老:村野老人。此处为作者自称。

花颠酒恼:为花而癫狂,为酒而恼乱。此处是互文。

百无不有:犹言百无聊赖,无所不有。

吹箫屠狗:指沦落市井的奇人。吹箫者系春秋时伍员,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遂出逃,吹箫乞食于吴市,后助吴王阖闾伐楚。屠狗谓荆轲与之交游纵酒者,又西汉初大将樊哙亦尝屠狗为业。

谁欤(yú)吾友:谁是我的朋友?欤:语助词,表疑问。

《河满子》:乐曲名。唐张祜《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此用其怀恋故国意。

“泪湿”三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意。

戈船:战船的一种。

樊口:地名,在今湖北寿昌西北。1642年(崇祯十五年)左良玉大造战舰于此。

柁(tuó)楼:战船上掌舵之所。柁,同“舵”。

歌吹:歌声和鼓吹声。

六军:泛指军队。搔首:愁思之状。

搔首:搔头,有所思的样子。

“正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诗意。

华清:华清宫,唐代宫名,此处借指明宫。

鹤发开元叟:此处用以借指苏昆生。鹤发:白发。 开元叟:经过繁华时代的老翁。开元,唐玄宗年号,借指明帝年号。

“贺新郎·赠苏昆生”鉴赏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词。词作上片写苏昆生的沦落及节概,凛凛动人语意极为沉痛;下片写左良玉军容之盛,气势雄壮,写苏昆生凄凉晚景,凄恻生悲。词采用倒叙手法,表达对苏昆生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凄凉怀抱。

词作上片描绘苏昆生沦落半生的遭际。首句“吴苑春如绣”,点明时令和地点,这为反跌下面描述苏昆生的坎坷遭遇作了铺垫。接写“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句首用一“笑”字,表明作者对此持不以为然、冷眼旁观的态度。先以“野老”作陪衬,下面写苏昆生:“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正面直叙苏昆生半生沦落失意,在那些“花颠、“酒恼”人中,他找不到知己,只与吹箫者屠狗者等市井辈为友。伍子胥与高渐离,皆身处下层,隐于市井是有节概的豪侠之士;且二人一吹箫、一击筑,都精于乐器,由此见出苏昆生不同于寻常艺人。这里以问句加以强调,起到赞扬的作用;亦暗示左良玉一死,苏昆生失去知己。

结末:“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这三句写作者听了苏昆生悲壮的歌声,感动得泪流满面。这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更有故国黍离之悲“河满子”。“泪湿青衫透”,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但作者的泪与白居易的泪,两者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的“青衫湿”是因为自感和弹琵琶的商妇“同是天涯沦落人”从而引起了共鸣;而作者今日听到苏昆生的歌唱落泪,却是因南明覆灭的亡国之恨而引起,这里的“非关”二字,可谓沉重至极。“是鹃血,凝罗袖”将无限的亡国之痛,深蕴其中。由此收束上片,转入下片。

词作下片从回忆当年左良玉军容盛况,转到苏昆生当前的凄凉暮年。开首三句:“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描绘当年左良玉正要发兵东下,讨伐奸党马士英时的军容盛况。从用词“吼”、“征帆”看出,左良玉的军队正有所行动——东下讨伐。这里作者以夸张手法,以声音“吼”、动作“乱遮”制造了声势和气氛,写出左良玉军容所不可阻挡的势概。这实也是侧写苏昆生,当时他正在左良玉幕中,获得知己之时。然而“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骚首。正乌鹊南飞时候”,“隐隐”句为过渡“月下”句,隐喻左良玉之死,“正乌鹊”句喻苏昆生沦落无依。“正乌鹊”与前面“沧落半生知己少”相应。可见,前面竭力写左良玉军容之盛,正为了反跌苏昆生目前之凄凉。接写目前:“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前句暗喻改朝换代一明亡后句以唐代著名乐师李龟年比苏昆生,用“开元”表明他为前朝旧人。“风景换”,喻江山易主。结末:“我亦是,中年后。”言外之意,作者自己也是“开元鹤发叟”。这是安慰苏昆生,也是写自己的沦落之悲与故国之思。语意表面看来是以淡笔出之,然内涵丰富,感情沉重。

整篇词在写作上,用喻贴切,以李龟年喻苏昆生,二人在特长、思想、节概、遭际及所处时代特点都极其相似;运用夸张手法,写左良玉军容之盛,而以反跌手法,写苏昆生暮年之凄凉,均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歇拍二句,转述自己,看似平淡,实蕴含了词人无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赠人之作。公元1644年南明成立,进封宁南侯。公元1645年,发兵东下讨伐奸党马士英,军至九江战死。苏昆生于左良玉死后,入九华山削发为僧。久之,随武林汪然明抵吴中。这首词即写于此时。

陈维崧简介

清代·陈维崧的简介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陈维崧的诗(13篇)

猜你喜欢

贺新郎·赠苏昆生

清代陈维崧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胡十八·刈麦有感

明代冯惟敏

其一

八十岁老庄家,几曾见今年麦!又无颗粒又无柴。三百日旱灾,二千里放开。偏俺这卧牛城,四下里忒毒害。

其二

不甫能大开镰,闪的个嘴着地。陪了人工陪饭食,似这般忒痴,真个是罕希。急安排种豆儿,再着本还图利。

其三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间便开仓,里正哥过堂,花户每比粮。卖田宅无买的,典儿女陪不上。

其四

往常时收麦年,麦罢了是一俭。今年无麦又无钱,哭哀哀告天,那答儿叫冤?但撞着里正哥,一万声可怜见。


叹燕

清代陈忱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乱后逢村叟

唐代杜荀鹤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送薛种游湖南

唐代杜牧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宋代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江夏行

唐代李白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贺新凉·再赠柳敬亭

清代曹贞吉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索,白衣苍狗。六代风流归扺掌,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声听久。试问于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芜城柳。休暂住,谭天口。

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织妇叹

宋代戴复古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采地黄者

唐代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