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吴伟业的诗 > 过吴江有感

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过吴江有感”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落时在松陵道上前行,长长的江堤围绕着这座古城。

塔影在湖水中随波浮动,长桥牵引出一弯新月出生。

街市寂静无人皆因逃税,江宽见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

二十年间故友旧交多离散,端起酒杯感叹这身外浮名。

注释

吴江:在今江苏省南部,西临太湖。

松陵:指吴江。

堤:指吴江县长堤。《大清一统志》记载:长堤在吴江县东……界于江湖之间,明万历十三年重筑,长八十里。

塔:吴江东门外方塔。

桥:指吴江城外利往桥,又叫长桥,共有八十五孔。引:长。

交旧:老朋友。

把酒:拿起酒杯。

“过吴江有感”鉴赏

赏析

这首诗扣住吴江的地理形势和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寓意深刻,感慨良多。

此诗上半部分描写吴江自然景色,首联所说“松陵”,为吴江旧称。吴江县城东南旧有一条长堤,界于松江与太湖之间,蜿蜒八十余里。诗人走在黄昏的吴江道路上,远远望去,这堤好像要抱住整座县城一样。一个“抱”字,把长堤拟人化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它对吴江县城护拥偎倚的情态。首联是对吴江的远眺,颔联两句,则由远而近,进一步作具体刻画。第三句所说的“塔”,原在吴江东门外的宁境华严讲寺内,共七层,高十三丈,形方,故名方塔。方塔在湖中各处均可看见,而其自身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仿佛湖势在围绕着方塔移动。第四句所说的“桥”,一名垂虹桥,俗呼长桥,东西百余丈,多至七十二孔,中间有垂虹亭;前临太湖,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旧称“三吴绝景”。由于桥身很长,所以有一种似乎淡淡的月痕是由它牵引而生的感觉。两句抓住当时吴江最具特色的景物,做了典型的概括描写。诗中有塔有湖,有桥有月,动静相宜,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空明清旷的图画。同时,颔联这两句除了写景之外,实际上另有某种深刻的寓意蕴藏在内,与颈联相呼应。

颈联“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这两句为全诗关键,它描写了吴江在赋税重压、战乱摧残之下的萧条景象。市集沉寂,是由于百姓忍受不了重敛苛征,被迫逃亡;江面空阔,是由于行客为了躲避兵火战事,隐身遁迹。这“市”和“江”的萧条景象,一方面和前面“湖”和“月”同样开阔,另一方面却又使得原来的秀丽景色整个地为之黯然,蒙上了一层凄清惨淡的色调,从而产生了对照鲜明的艺术效果。再结合颔联“塔盘”、“桥引”两句。所谓“湖势动”,即可以视为写自然之景,也可以看作是对颈联的“逃赋”和“避兵”的人间风波的一种形象的暗示。所谓“月痕生”,则在写景之中隐寓清兵南下之意。月属阴象,因而在古代诗词中往往用来比喻外族。如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的《踏莎行》即云:“碧云犹叠旧山河,月痕休到深深处!”这里的“碧云”典据梁朝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意思说当时的南明小朝廷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毕竟还在坚持;“月痕”则指清兵,希望它不要消灭南明。吴伟业和徐灿是同时代人,并且还是儿女亲家。他作《过吴江有感》时,明朝政权已经彻底覆亡,所以一开头写的就是“落日”而不是“日暮”;因此颔联中的“月痕生”,也同样应是暗指清兵到来,而颈联的“避兵”,由此也不显得突兀而出了。如此,全诗的结构脉络便可一目了然。首联总起,概括吴江形势,点明时代背景;接着一分为二,颔联、颈联由暗而明,既是写景,又分别暗示了清兵南下、人民离散。最后,诗又合二而一,归结为故国沦丧,交游零落,身世凄凉,唯有感叹而已的悲凉情怀。

尾联“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这里的“廿年”不一定是确指,它可以包括清兵南下至写作此诗这二十余年的时间。“散”字承上文“逃”、“避”二字而来,“人逃”“客避”,故友自然也都离散了。这句虽然说得较虚,不过,此中仍有故事可稽。明朝既亡,许多爱国文士相率结为诗社,遁迹林泉,砥砺气节,暗图匡复。顺治七年(1650)开始出现的吴江“惊隐诗社”,在当时尤为著名。吴江的吴炎、潘柽章,昆山的顾炎武、归庄等人,都是它的主要成员。康熙二年(1663),庄廷鑨“明史案”兴,清王朝借机大搞株连,屠戮遗民志士,“惊隐诗社”亦被迫停止,吴炎、潘柽章也惨遭杀害,顾炎武曾做诗文吊之。而吴伟业同他们都有交往,因此,“廿年交旧散”云云,大概正是“有感”于这一事件。至于“把酒叹浮名”,则是吴伟业本人的身世之感。他在明朝少年高第,前程似锦,而明亡以后,由于“浮名”太盛,被迫出仕清廷,晚年才得以回乡家居。“浮名”之累人如此,反不及故友们或死或遁;名节不堕,令诗人深为叹息,借酒浇愁。

纵观全诗,前半首写“过吴江”,是叙事;后半首写“有感”,是抒情。然而,抒情之中,兼有叙事。首联“落日”,诗人离吴江还较远;颔联“月痕生”,渐渐接近吴江;颈联“市静”,表明已经上岸;尾联“把酒”,则是住下之后发现“交旧散”,才对“酒”兴“叹”的。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因此,后半首既是写“有感”,又是续写“过吴江”。同样,前半首的“落日”,“月痕生”,暗示了明朝的覆亡、清兵的入侵,所以,它既是写“过吴江”,又是预写“有感”。可见,在本诗中,叙事与抒情,“过吴江”与“有感”,已经达到了相互渗透、不可截然分割的地步。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康熙七年(1668)春,作者吴伟业应友人吴琦之邀请从家乡江苏太仓往浙江吴兴,途经吴江。由于当时因战乱和繁重的苛捐杂税,乡村破产、百姓逃亡的现象比较常见,故作者有感而发。  

吴伟业简介

清代·吴伟业的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吴伟业的诗(11篇)

猜你喜欢

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

魏晋陆云

思乐中陵。

言观其川。

公王戾止。

有车辚辚。

伊谁云飨。

我有嘉宾。

羽觞举酬。

酢尔征人。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元代顾德润

蛛丝满甑尘生釜,浩然气尚吞吴。并州每恨无亲故。三匝乌,千里驹,中原鹿。走遍长途,反下乔木。若立朝班,乘骢马,驾高车。常怀卞玉,敢引辛裾。羞归去,休进取,任揶揄。暗投珠,叹无鱼。十年窗下万言书。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工夫。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清代纳兰性德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春日闻杜宇

宋代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南乡子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兰桡举,水文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

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

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

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倾绿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轻浪里,

闲游戏,夹岸荔支红蘸水。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

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绿鬟红脸谁家女,

遥相顾,缓唱棹歌极浦去。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

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越王台下春风暖,

花盈岸,游赏每邀邻女伴。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齐棹急,

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云髻重,葛衣轻,见人微笑亦多情。拾翠采珠能几许,

来还去,争及村居织机女。

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拦棹声齐罗袖敛,

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双髻坠,小眉弯,笑随女伴下春山。玉纤遥指花深处,

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

红豆蔻,紫玫瑰,谢娘家接越王台。一曲乡歌齐抚掌,

堪游赏,酒酌螺杯流水上。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

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

酤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永遇乐·病中

清代徐灿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葬后见形诗

五代张太华

独卧经秋堕鬓蝉,白杨风起不成眠。

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夜襟损翠钿。


木兰花

五代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移来孔雀槛边栽,折向凤凰钗上戴。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

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

五代邓洵美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