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征雁
[唐代]: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秋空萬裡淨,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馀聲。
怅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送征雁”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意萧索,长空万里,一片明净;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叫声,一队孤独的大雁正往南方飞去。
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骨;风卷残云,云开见月,惊起飞雁。
征途如此遥远,真担心会累断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注释
征:远征。征雁:远飞的鸿雁。
万里净:一作“万里静”。
嘹唳:即凄清响亮的鸣声。独南征:一作“雁南征”。
风急:一作“风凌”。
塞:边关,险要处,这里指大雁所飞之地。怯:一作“怜”。
“送征雁”鉴赏
赏析
钱起的家乡在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安史之乱后,钱起羁留长安(今陕西西安),难以归家。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长安观秋雁南飞的感受。
此诗首联运用动静交错、点面结合的方法,寥寥数语,点画出一幅秋空雁过图。雁声凄凉,定下了全篇基调。颔联写鸿雁南飞的行色。一个“冷”字,一个“惊”字,更增添了全诗的悲凉气氛。颈联紧扣诗题,先写大雁征途遥远,呼应题中“征”字,再写诗人遥望大雁南飞,是写“送”字。诗人的担心,正说明他对大雁寄寓了深情。尾联以“乡愁”作结,正是题意所在。诗人目送大雁,视野逐渐模糊,仿佛随着大雁看到了故乡,于是乡愁渐生,转承得十分自然巧妙。
乡愁本是千古文人的一个传统主题。诗人遭逢动乱岁月,漂泊流落,久居长安,不能回归故土,只能寄情于怀想。这首诗就是写秋夜送雁南飞,雁引乡愁,诗人摹情写状,境界凄清,把乡愁咏叹得十分深沉和厚重。
唐代·钱起的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 钱起的诗(5篇)〕
唐代:
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秋空萬裡淨,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雲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馀聲。
怅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元代:
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薊門霜落水天愁,匹馬沖寒渡白溝。
燕趙山河分上鎮,遼金風物異中州。
黃雲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風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劍獨誰投?
宋代:
柳永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漸亭臯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霁。華阙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遊,鳳辇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元代: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沙碛秋高苑馬肥,哀笳一曲塞雲飛。
南都兒輩應相念,過盡征鴻猶未歸。
五代:
孙光宪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
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凝想坐,斂愁眉,孤心似有違。
紅窗靜,畫簾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淚聽,斷腸窺,漏移燈暗時。
宋代: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清代:
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霢霢複飕飕,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唐代: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曉)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南北朝: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輕幔垂,西戶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視階前濕。
誰能長分居,秋盡冬複及。
明代:
彭年
碧梧庭院露华清,一叶翻阶鹤梦惊。
绿发方瞳玉堂客,蝇头灯下写秋声。
碧梧庭院露華清,一葉翻階鶴夢驚。
綠發方瞳玉堂客,蠅頭燈下寫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