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造句


1.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

2.这些正史大都由后世官方修订,其修订过程中参校当朝史官记录。

3.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4.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5.胜朝必记亡朝事中国古代设史官,传闻自黄帝始。

6.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7.史官认为,这是“独孤后专恣之应也”。

8.紧接着又想到敢于并且最后能将如此不雅且有大不敬嫌疑的粗口,一字不改记载于本朝皇家档册内,这执笔的史官着实要有几分史胆。

9.示沙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作*记,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10.他们呼叫王的时候,就有希勒家的儿子家宰以利亚敬,并*记舍伯那和亚萨的儿子史官约亚,出来见他们。

11.又史官受诏,以土圭测景,考校二至,差三日有余。

12.史官认为,这预示着曹操从庶士出身而成为一代帝王。

13.唐史官吴兢在总结开贞观盛世的一代名主唐太宗治国安邦经验的《贞观政要》中引用古语“小人之幸,君子之不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14.话说,有史记,有汉书,有后汉书,还有三国志,那史官啊,你应该给我们大理的小美人皇帝写一本书,叫大理皇帝恋爱记。

15.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也。

16.有一些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有一些史官妙笔之下的丰功伟绩.

17.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曾创始发明汉字.

18.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

19.周代史官与周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间有两事,史官的笔,暗卫的嘴——都该诛!凤今 

21.真正的史笔,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笔,而是人心。当年明月 

22.可是当年孔子修《春秋》,皮里阳秋,为我们后代史官做了榜样,我怎么能因私仇而放弃国家的史实记录呢。

23.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洞察他自己的历史,每个人都依靠别人做他的史官,那人一定是他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关心他的人。慈母贤妻良师益友,也下过都是尽责称职的史官罢了。人生得一史官,可以无恨。王鼎钧 

24.史官的王官之学是阴阳五行家的知识背景。

25.史官是一个官职,按照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讲法,古时候天子左边一个史官记言,右边一个史官记事。

26.鲁隐公至棠观看渔民捕鱼,史官据实直书,其义自见。

27.“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28.当然,史官能够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除了他们个人作为史官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气节,也是和当时的史官制度分不开的。

29.夫劝善惩恶,正言直笔,纪圣朝功德,述忠贤事业,载奸臣丑行,以传无穷者,史官之任也。

30.直到东汉,史官与星历官始终是合一的.

31.春秋时期的史官学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修养。

32.史官的天文、历法、星历等王官之学构成了阴阳家的知识背景。

33.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34.而神权职由巫史执行,古时巫史为初民之先导,古之史官皆老成硕望,深通古今之长者,由其执行神权,可阴制人主之过行,是为制治美意良法。

35.宗闵、僧孺相与商量,缘此书成于韩愈,今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子婿,若遣参撰,或致私嫌。

36.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史官问题的辩论,发生于九世纪初唐宪宗元和年间。

37.小时候,望着天上的白云,只幻想自己的未来,不“考证”自己的过去。就这样飞奔而前,把历史,把史官,都抛在身后脑后,无暇兼顾。王鼎钧 

38.史官通常都略而不记,只有稗史演义的文人,总抓住冠冕堂皇的大人物这些见不得人的小地方,大做文章,大出洋相。

39.豹皮囊内安天下,红锦绫中福世民;历代圣人为第一,史官遗笔万年新。

40.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心思之缜密。

41.可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尔等当年劣行,早已牢刻在历史耻辱柱上。

42.,史官在史书上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

43.春秋有董狐之笔,恶不掩,善必彰,当年赵盾弑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赵盾连杀数名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44.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皆被杀害,抱着竹简急匆匆赶来,要前仆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


※ "史官"造句盘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