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í è wǔ nì十恶五逆 | 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 鸠:斑鸠;憎:憎恨。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é chā bái lài恶叉白赖 | 耍无赖,无理取闹。 | 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dù ěr è wén杜耳恶闻 | 塞住耳朵不愿听。 |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
bō è yí chòu播恶遗臭 | 播:传播。传播恶事,遗留臭闻。 | 宋·陆九渊《与黄循中书》:“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恶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 |
è yī shū shí恶衣蔬食 | 同“恶衣菲食”。 | 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
è yī è shí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pín zuǐ è shé贫嘴恶舌 | 同“贫嘴贱舌”。 |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
kuáng fēng è làng狂风恶浪 | 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
nì fēng è làng逆风恶浪 | 比喻险恶的形势。 |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也还是听到铃声,奔赴教室,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逆风恶浪,为学生们上课。”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cóng è ruò bēng从恶若崩 | 见“从恶如崩”。 |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zhù jié wéi è助桀为恶 | 同“助桀为虐”。 | 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
zhàng xiāng è tǔ瘴乡恶土 | 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三折:“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
wù zǐ duó zhū恶紫夺朱 |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pì è chú huàn辟恶除患 | 辟:祛除。祛除邪恶与祸患。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
féng jūn zhī è逢君之恶 | 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 | 《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
jí è rú fēng疾恶如风 | 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 《后汉书 陈蕃传》:“震(朱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
è guàn huò yíng恶贯祸盈 | 贯:钱串;祸:为害。指罪恶累累像钱串已满,末日来临。 | 唐 崔融《谏税关市疏》:“独有默啜,假息孤恩,恶贯祸盈,覆亡不暇。” |
gǒu è jiǔ suān狗恶酒酸 |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 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
kǔ sī è xiǎng苦思恶想 | 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
kǔ kǒu è shí苦口恶石 | 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
kǔ zhēng è zhàn苦争恶战 | 艰苦的征战。 | 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一折:“我也曾苦争恶战数千番,但行处忘生舍死何曾慢。” |
kǔ zhēng è zhàn苦征恶战 | 艰苦的征战。 | 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
fěi yī è shí菲衣恶食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
gāng cháng jí è刚肠嫉恶 | 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
yǎn è yáng měi掩恶扬美 | 见“掩恶扬善”。 |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赞》:“丹之辅道副主,掩恶扬美,傅会善意,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 |
xīn shēng wù sǐ欣生恶死 | 欣:喜悦;恶:憎恨,讨厌。贪生怕死。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8卷:“元始天尊告诸四众:一切众生,贪着有功,欣生恶死。” |
tóng è xiāng dǎng同恶相党 |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 《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唐·孔颖疏:“言其同恶相党,共行虐政也。” |
è yǔ xiāng jiā恶语相加 |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
huò yīn è jī祸因恶积 | 积:积聚。灾祸产生是因为坏事做多了。 | 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 |
jìn shàn tuì è进善退恶 | 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 《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善退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穷凶极恶 |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
guǐ pà è rén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
jìn shàn chù è进善黜恶 | 见“进善退恶”。 |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
dǎng è péng jiān党恶朋奸 | 党:袒护;朋:朋比。袒护恶人,勾结坏人。形容与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其有党恶朋奸,甘为逆羽,杀无赦!”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zhū è mò zuò诸恶莫作 |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 《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
zhé zuò shuò rì è辄作数日恶 |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
hào shēng wù shā好生恶杀 | 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生灵,不喜杀生 |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
jí è hào shàn疾恶好善 | 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 《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fèn shì jí è愤世嫉恶 |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 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世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恶事传千里 |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shēn wù tòng jué深恶痛绝 |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tóng wù xiāng jì同恶相济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羞:羞愧;恶:耻。羞耻的心情,人人都会有的。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cháng è bù quān长恶不悛 | 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 《左传 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
è rěn guàn yíng恶稔贯盈 | 稔:成熟;贯盈:穿满了绳索,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 《梁书 侯景传》:“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
fú shàn chéng è扶善惩恶 | 扶:支持,帮助。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 郭沫若《文学与社会》:“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 |
hǎo è bù qiān好恶不愆 |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恶分明,没有差错。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 |
zuì dà è jí罪大恶极 | 罪恶大到了极点。 |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
è jì zhāo zhù恶迹昭著 |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
tǎo è jiǎn bào讨恶翦暴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wù jū xià liú恶居下流 |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cóng è rú bēng从恶如崩 | 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bù è ér yán不恶而严 |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hǎo è bù tóng好恶不同 |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 |
hào wù shū fāng好恶殊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 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
hào wù guāi fāng好恶乖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è yī lì shí恶衣粝食 |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 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
shí è bù shè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quàn shàn chù è劝善黜恶 | 见“劝善惩恶”。 | 《魏书·肃宗纪》:“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
chǎn è chú jiān刬恶锄奸 | 铲除凶恶奸邪之人。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刬恶锄奸。” |
jīng shàn chéng è旌善惩恶 | 旌:表彰;善:美好;惩:惩罚。表彰好人好事,惩办恶人恶事。 | 明·无名氏《鸣凤记·封赠忠臣》:“呜呼,旌善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 |
tóng è xiāng jiù同恶相救 | 形容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
wéi è bù quān为恶不悛 |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
dú lóng è wù毒泷恶雾 |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 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
qióng shān è shuǐ穷山恶水 |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
xiōng shén è shà凶神恶煞 |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
zhí shàn qīng è植善倾恶 | 谓培植善者,倾覆恶类。 | |
jìn xián chù è进贤黜恶 | 犹言进贤黜佞。 | 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
è yán lì sè恶言厉色 |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
jìn xián píng è进贤屏恶 | 犹言进贤黜佞。 | 元·解傒斯《吴澄神道碑》:“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住丞相,进贤屏恶,天下风动。” |
yǎn è yì měi掩恶溢美 | 溢:水满流出,宣扬。掩盖恶行,宣扬美德。 |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
xìn rěn è yíng衅稔恶盈 | 犹言罪大恶极。 | |
chú è wù jìn除恶务尽 |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 《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
yǐ è bào è以恶报恶 |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 《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
cháng è mǐ quān长恶靡悛 | 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 《隋书 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xián hǎo dào è嫌好道恶 | 见“嫌好道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 |
zuì è zhāo zhe罪恶昭着 |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
jí è ruò chóu疾恶若雠 |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 汉 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
è yán è yǔ恶言恶语 |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
è rěn zuì yíng恶稔罪盈 |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 |
hù è bù gǎi怙恶不改 | 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
qī shàn pà è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
jī è yú yāng积恶余殃 | 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 《易经 坤卦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 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
quàn shàn chéng è劝善惩恶 | 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jí è qióng xiōng极恶穷凶 | 指极端凶恶。 | 《陈书 废帝纪》:“逆贼华皎,极恶穷凶,遂树立萧岿,谋危社稷。” |
jí è ruò chóu嫉恶若仇 | 见“嫉恶如仇”。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
bù niàn jiù è不念旧恶 | 念:记住;旧:过去的;恶:恶劣的行为;指怨恨;仇怨。不记住或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仇恨。 |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è yǔ shāng rén恶语伤人 |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è zuò jù恶作剧 |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 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
zuì è mí tiān罪恶迷天 | 迷:迷漫。形容罪恶极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文面小吏,罪恶迷天,曲辱贵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 |
è hǔ bù shí zǐ恶虎不食子 |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恶事行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
zhòng wù bì chá众恶必察 | 恶:憎恶;察:考察。大家都厌恶的,必须深入进行了解,才可以确信。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yuán è wèi xiāo元恶未枭 | 元恶:首恶;枭:悬头示众。指首恶没有受到惩治。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