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táo shā qǔ jīn淘沙取金 | 淘金。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任人如市瓜》:“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
| zhēn jīn liè huǒ真金烈火 |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 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金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
| bèi zǐ yāo jīn背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 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
|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
|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 jīn píng luò jǐng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
| jīn jiāng yù lǐ金浆玉醴 |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
| qiān jīn shì gǔ千金市骨 |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
| yù nǚ jīn tóng玉女金童 | 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
| liè huǒ zhēn jīn烈火真金 |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 |
| jīn luó téng kōng金锣腾空 | 金锣:比喻太阳;腾:上升。比喻太阳高照。 | 陶糓《清异录·天文·润骨丹》:“冬日云:金锣腾空,映檐白醉。” |
| yū jīn yè zǐ纡金曳紫 | 佩带金印紫绶。指身居高位。 | 明 袁宗道《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纡金曳紫者,多摧兰折玉之叹。” |
| jīn shí zhì jiāo金石至交 | 见“金石之交”。 | 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 |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 jīng jīn liáng yù精金良玉 | 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
| qiān jīn yī xuē千金一壸 | 见“千金一瓠”。 | |
| jīn lán zhī qì金兰之契 | 金:黄金。兰:香草。契:投合。指情投意合的朋友。也指结拜弟兄。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jīn bì yíng huáng金碧荧煌 | 同“金碧辉煌”。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兖王假山成,请宫僚观之,姚坦熟视曰:‘此血山耳。’开宝塔成,田锡上疏曰:‘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
| jīn jīng yù yè金精玉液 | 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 | 《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
| jīn zhāng yù jù金章玉句 | 指华丽的诗文。 |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
| jīn shí zhī yán金石之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
| lì dì jīn gāng立地金刚 |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
| jīn guāng gài dì金光盖地 |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
| zhì dì jīn shēng掷地金声 |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 《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 jīn chán tuō qiào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 zhōng liú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 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 qiān jīn bǐ wū千金比屋 |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 |
| jīng jīn bǎi liàn精金百炼 | 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
| jīn mǔ mù gōng金母木公 | 金:五行之一,西方属金;木:五行之一,东方属木。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 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所云意马心猿,金母木公《西游记》中作‘金公’、‘木母’,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 |
| táo shā dé jīn淘沙得金 |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
| pú jīn hún yù璞金浑玉 | 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 jīn guāng càn làn金光灿烂 | 具有金色的光泽或光辉。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孟良骤马赶上,抡斧劈面砍去,只见金光灿烂,不能伤之。” |
| gōng lín jīn hǔ宫邻金虎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 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
| qiān jīn xiǎo jiě千金小姐 | 千金:女儿,尊称他人的女儿。指有钱人家的少女。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他在本县,本县为媒,要将水侍郎老爷的千金小姐,嫁他为妻,他因未得父命,不肯应承,反抵死走了。” |
| jīn jìn qiú bì金尽裘弊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 shā lǐ táo jīn沙里淘金 | 把夹有金粒的沙砾在水中荡涤;以去沙取金。比喻极其难得或非常不易。 | 唐 德行禅师《四字经》:“沙里淘金。” |
|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 diǎn jīn wú shù点金无术 | 见“点金乏术”。 | 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
| jīn yù jǐn xiù金玉锦绣 |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 jīn mí zhǐ suì金迷纸碎 | 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 |
| liù cháo jīn fěn六朝金粉 | 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 元·无名氏《醉花阴·秋怀》:“他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
| yāo jīn tuō zǐ腰金拖紫 | 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
| pái shā jiàn jīn排沙见金 | 见“排沙简金”。 | 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 |
| lòu jīn cuò cǎi镂金错彩 | 镂:雕刻;错:涂饰。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 jīn fēng yù lù金风玉露 | 泛指秋天的景物。 | 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 jīn shēng yù rùn金声玉润 |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 东汉 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
| 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弊帚 | 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 宋·苏轼《次韵秦观……将入京应举》诗:“千金弊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
| jiāo jīn shuò shí焦金烁石 |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 北齐 刘昼《刘子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
| jīn diāo huàn jiǔ金貂换酒 |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 《晋书 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
| tiě guō jīn chéng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 dōng jiàn nán jīn东箭南金 |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
| pú yù hún jīn璞玉浑金 |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 gù ruò jīn tāng固若金汤 |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 zhēn jīn bù pà huǒ真金不怕火 | 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 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
| qiān jīn zhī zǐ,zuò bù chuí táng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 jīn shí zhī gōng金石之功 | 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 |
| yù zhèn jīn shēng玉振金声 | 喻文章道德之盛。 | 《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
| yī kè qiān jīn一刻千金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 qiān jīn yī hú千金一壶 |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
| bù lìn jīn yù不吝金玉 | 吝:吝惜。不吝惜宝贵美好的东西。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兄如不吝金玉,即求小小做一套,待小弟步韵和将去,便无差失了。” |
| cí jīn dǎo hǎi辞金蹈海 |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
| jīn kǒu yù yán金口御言 | 同“金口玉音”。 | 聂绀弩《独夫之最后》:“一个大人物,真像金口御言,有鬼神相助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
| qiān jīn yòng bīng,bǎi jīn qiú jiàn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 |
| jīn zhēn dù rén金针度人 | 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 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 nán jīn dōng jiàn南金东箭 |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尔雅 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 diǎn tiě chéng jīn点铁成金 |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药将铁(石)点化成金子;现多比喻修改文章、绘画或摘引词句略加改动即成佳作妙语。也比喻教师善于开导学生。 | 宋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 jīn wū jiāo niáng金屋娇娘 | 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 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 |
| jīn chéng qiān lǐ金城千里 | 谓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 《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唐·王勃《上刘右相书》:“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
| zhòng jīn jiān zǐ重金兼紫 |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
| tuō jīn wěi zǐ拖金委紫 |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
| zǐ shòu jīn zhāng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 huái jīn chuí zǐ怀金垂紫 | 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 《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使奉节。” |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 huái jīn tuō zǐ怀金拖紫 | 见“怀金垂紫”。 |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
| jīn yìn zǐ shòu金印紫绶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 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
| yū pèi jīn zǐ纡佩金紫 | 身佩印绶。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绶色。 |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纡佩金紫,光国垂勋。” |
| jīn duàn lín jué金断觿决 |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叔则不以此时金断觿决,示斗极于中流,而又奚待与?” |
| yù kūn jīn yǒu玉昆金友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 jīn yín cái bǎo金银财宝 | 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再说卢俊义奔到家里,不见了李固和那婆娘,且叫众人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 |
| bì zhǒu qiān jīn敝帚千金 |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 | 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 jīn kǒu yù yá金口玉牙 | 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
| mù yè huái jīn暮夜怀金 | 比喻暗中行贿。 | 《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
| yù lóu jīn diàn玉楼金殿 | 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
|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走杀金刚坐杀佛 | 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
| guǎn bào fēn jīn管鲍分金 |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 qīng lóng jīn kuì青龙金匮 |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 |
| tóng shān jīn xué铜山金穴 | 比喻极其富有。 | 清·蒋士铨《临川梦·访梦》:“少甚獐头鼠目,拥着铜山金穴,驷马高车?” |
| yù yè jīn kē玉叶金柯 | 柯:树枝。玉的叶子,金的枝干。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 | 唐·张景毓《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主簿崔子诠,相门卿族,玉叶金柯,光彩可以射人。” |
| jīn yǒu yù kūn金友玉昆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 zì bǐ yú jīn自比于金 |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
| jīn bǎng tí míng金榜题名 |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 jīn yù liáng yuán金玉良缘 | 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 qiān jīn yī kè千金一刻 | 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 gōu jīn yú yǔ钩金舆羽 | 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
| yì jié jīn lán义结金兰 |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
| jīn lán zhī yǒu金兰之友 | 指亲密的朋友。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