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áng tāng zhǐ fèi扬汤止沸 |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yáng cháng bì duǎn扬长避短 | 扬;发挥;避:回避;避开。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 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
wén fēng yuǎn yáng闻风远扬 |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
yáng fān zhāo hún扬幡招魂 |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
chàng jiào yáng jí畅叫扬疾 | 指大吵大闹。“暢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 元 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
xuàn cái yáng jǐ衒才扬己 | 衒:炫耀;扬:赞扬,传播。显露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 | 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高谈王霸,衒才扬己,历抵公卿,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盖养亲之故也。” |
yù yáng xiān yì欲扬先抑 | 要发扬、放开但先控制、压抑。 | 郁达夫《苏州烟雨记》:“还是为唤醒观者的观听起见,用修辞学上的欲扬先抑的笔法,使能得着一个对称的效力而想出来的?” |
yáng huā jié zǎo扬花扢藻 | 花:比喻文采;藻:辞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 清·顾景星《楝亭诗钞》序:“铸格炼字,扬花扢藻,此可以学得也。” |
míng yáng cè lòu明扬侧陋 | 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 《尚书 尧典》:“明明扬侧陋。” |
wǎn zhuǎn yōu yáng宛转悠扬 | 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 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
zhǐ gāo qì yáng趾高气扬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sōu yáng zè lòu搜扬仄陋 | 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 《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
xiǎn qīn yáng míng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dòu yì jī yáng斗挹箕扬 |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 | 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yì dòu yáng jī挹斗扬箕 |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奭斗)其酒浆。” |
dōng hǎi yáng chén东海扬尘 | 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
yáng fān léi gǔ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
dùn cuò yì yáng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fēn lù yáng biāo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è wù yáng shàn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méi yáng mù zhǎn眉扬目展 |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 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同一话也,以尖新出之,则令人眉扬目展,有如闻所未闻。” |
yīng yáng hǔ shì鹰扬虎噬 |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 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散散、王士宏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
hǔ shì yīng yáng虎视鹰扬 | 扬:高举,飞起。像老虎那样雄视,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仪。 | 清·施润章《重刻<何大复诗集>序》:“明正德间,李空同虎视鹰扬,望之森森武库,学者风靡,固其雄也。”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bō tǔ yáng chén播土扬尘 |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扬尘,又无个过性的人。” |
bǒ tǔ yáng shā簸土扬沙 | 簸:扬。指虚张声势。 | 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 |
fēi shā yáng lì飞沙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
cè mǎ yáng biān策马扬鞭 |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
yuè mǎ yáng biān跃马扬鞭 |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
qí hè wàng yáng zhōu骑鹤望扬州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元·张宇《和李子微村居》:“更求名与利,骑鹤望扬州。” |
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骑鹤上扬州 |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 南朝梁 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骑鹤上维扬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宋·孙惟信《阮郎归》:“许谁骑鹤上维扬,温柔和醉乡。” |
qí hè yáng zhōu骑鹤扬州 | 同“骑鹤上扬州”。 |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qí hè wéi yáng骑鹤维扬 | 同“骑鹤上扬州”。 | 宋·刘克庄《沁园春·七和林卿韵》:“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 |
qí yáng zhōu hè骑扬州鹤 | 同“骑鹤上扬州”。 | |
hè bèi yáng zhōu鹤背扬州 |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 | 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qí hè shàng yáng骑鹤上扬 | 同“骑鹤上扬州”。 | |
shù gōng yáng míng树功扬名 | 树:建立;扬:称颂。建立功业,流芳于世。 | 东汉·班固《汉书·隽不疑传》:“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 |
fēi yáng bá hù飞扬跋扈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yáng shā zǒu shí扬砂走石 |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 《春秋纬》:“风从箕星,扬砂走石。” |
míng yáng zè lòu明扬仄陋 | 见“明扬侧陋”。 | 汉·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bǒ zhī yáng zhī,kāng bǐ zài qián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fén gǔ yáng huī焚骨扬灰 |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 《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
cuò gǔ yáng huī挫骨扬灰 |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
fén shī yáng huī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hú mái hú yáng狐埋狐扬 | 见“狐埋狐搰”。 | 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 |
jiā chǒu bù wài yáng家丑不外扬 | 丑:羞耻;扬:宣扬,传播。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扬。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似人。’曰:‘为甚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 |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家丑不可外扬 |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
chǒu shì wài yáng丑事外扬 | 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 |
yáng méi shùn mù扬眉瞬目 |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行如奔电,骤如飞旋,扬眉瞬目,恐动四边。” |
jiù huǒ yáng fèi救火扬沸 |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
shén fēi qì yáng神飞气扬 | 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 清·李渔《蜃中楼·义举》:“大丈夫见义即为,还拣甚么日子,叫左右带马过来,我神飞气扬,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 |
yóu guāng yáng shēng游光扬声 |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 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贲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 |
yáng qīng jī zhuó扬清激浊 |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yáng míng sì hǎi扬名四海 |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 |
jié zhuó yáng qīng洁浊扬清 | 犹激浊扬清。 | 《新唐书·王珪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míng yáng sì hǎi名扬四海 |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
qí mào bù yáng其貌不扬 |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 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
yáng lì pù zhāng扬厉铺张 | 夸大渲染。 | 清·王韬《英但自守》:“而载笔者扬厉铺张,若临大敌,赏功之典,至再至三。” |
yǐn è yáng shàn隐恶扬善 | 隐:隐匿;隐瞒;扬:宣扬。隐蔽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
yì qì yáng yáng意气扬扬 |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fèn wǔ yáng wēi奋武扬威 |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
qí shàng yáng zhōu hè骑上扬州鹤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
yáng wēi yào wǔ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
yáng yáng zì dé扬扬自得 | 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xiǎn xìng yáng míng显姓扬名 | 谓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 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
fā yáng chuō lì发扬踔厉 |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
yáng qīng lì sú扬清厉俗 |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 《梁书·处士传·诸葛璩》:“璩安贫守道,悦《礼》敦《诗》,未尝投刺邦宰,曳裾府寺,如其简退,可以扬清厉俗。” |
dǎo lì fā yáng蹈厉发扬 | 蹈厉:踏地猛厉;发扬:奋发。比喻奋勇直前。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 |
yáng méi tǔ qì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yáng méi dǐ zhǎng扬眉抵掌 | 抵掌:双掌合在一起。扬起眉毛,双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悦、珍惜的神态。 | 《梁书·任昉传》:“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
zhì gāo qì yáng志高气扬 | 志气高昂而自得。 | 《史记 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
yáng wǔ yào wēi扬武耀威 | 见“扬威曜武”。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
bǒ yáng kāng bǐ簸扬糠秕 |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无才而居前列。 |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 |
huá ní yáng bō滑泥扬波 | 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
lù cái yáng jǐ露才扬己 | 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汉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
lù jǐ yáng cái露己扬才 | 见“露才扬己”。 | 宋·苏舜钦《投匦疏》:“若出而求陛下之试,是其人非高蹈者,则皆露己扬才,干时谒进者也。” |
yáng fēng bào yǎ扬风扢雅 | 品评诗文。 |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诸人尝寓其家,流连觞咏,声光映蔽江表。此皆林下之人扬《风》扢《雅》,而声气所届,希风附响者,如恐不及。” |
xiǎn zǔ yáng zōng显祖扬宗 | 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 明·无名氏《魏征改诏》第一折:“博得个官高禄重,都则要敬于事上要摅忠,咱人要立身行道,显祖扬宗。” |
sōu yáng cè lòu搜扬侧陋 | 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亦作“搜扬仄陋”。 | 《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
fā yáng guāng dà发扬光大 | 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事物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 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
shén cǎi fēi yáng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zhāo hún yáng fān招魂扬幡 | 魂:灵魂;招魂:招回灵魂;幡: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比喻为死亡的旧事物复活进行鼓吹。 | |
wǒ wǔ wéi yáng我武惟扬 |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 《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
yáng qīng yì zhuó扬清抑浊 | 犹扬清激浊。 | 《梁书·武帝纪》:“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 |
yáng méi fèn rán扬眉奋髯 | 髯:颊旁的胡须。眉毛扬起,髯须舞动。神情激动兴奋的样子。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徐禧无学术而口辩,扬眉奋髯,足以动人主意。” |
yáng méi shùn mù扬眉眴目 | 横眉怒目。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化出毒龙,口吐烟云,黑天翳日,扬眉眴目,震地雷鸣。” |
gǔ shé yáng chún鼓舌扬唇 |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
fēi shā yáng lì飞砂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元史·顺帝纪十》:“京师大风自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
jī fù bǎo yáng饥附饱扬 |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 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
yì qì fēi yáng意气飞扬 |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
yáng luó dǎo gǔ扬锣捣鼓 | 扬:摇。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
yǎn guò yáng shàn掩过扬善 | 同“掩恶扬善”。 | 《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
chǎn yáng guāng dà阐扬光大 | 发扬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 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
hǎi bù yáng bō海不扬波 | 比喻太平无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fēi yáng fú zào飞扬浮躁 | 轻浮急躁。 | 《朱子全书 论语一》:“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
fū zhāng yáng lì敷张扬厉 | 敷:通“铺”;敷张:铺陈渲染;扬厉:发扬光大。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文之敷张而扬厉者赋之变体。” |
fēn fēn yáng yáng纷纷扬扬 | 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