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fǎ bù ē guì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shǎng bù dāng gōng赏不当功 |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
duǎn hè bù quán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还破旧不完整。形容生活贫苦。 |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藜羹不厌,短褐不全,庸非贫贱乎?” |
mù bù xié shì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天下无不散筵席 | 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
bù yàn qí fán不厌其烦 |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
shā rén bù zhǎ yǎn杀人不眨眼 |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jī bù xiāng néng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zhòu yè bù shě昼夜不舍 | 昼:白天;舍:止。白天晚上都不停。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到了夜以继日、昼夜不停的地步。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jiān bù róng lì间不容砺 |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 《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
wēi bù zú dào微不足道 |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bù kě duō dé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nán nǚ shòu shòu bù qīn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
jīn bù huàn金不换 |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 京剧《粉妆楼》第六本:“常言道:败子回头金不换。”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蛇无头不行 | 行:走。比喻一个集体没有带头的就行动不起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大都弃城逃生,各走各路。” |
shū bù shì shǒu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爱不释手 |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
bú shí dà tǐ不识大体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
zhuō mō bù dìng捉摸不定 |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
zāo yù bù ǒu遭遇不偶 | 同“遭逢不偶”。 | 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 |
mì ér bù yán秘而不言 | 见“秘而不露”。 |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骋益忧惧,秘而不言。” |
bù huái hào yì不怀好意 | 怀:包藏。没安好心。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bù kān shè xiǎng不堪设想 | 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内地膏脂,年年如些剥丧,岂堪设想!” |
chuǎn cuò bù qí舛错不齐 | 参差错杂 | |
cán nüè bù rén残虐不仁 | 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2回:“再说那山东鲁王刘豫守在山东,残虐不仁,诈害良民,也非止一端。” |
jǔ cuò bù dàng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管子 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
jū zhī bù yí居之不疑 | 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说秦凤梧跟了张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闹在一起,吃喝顽笑,大家知道他是个有钱的财主,恭维他观察长,观察短,秦凤梧也居之不疑。” |
bá bù chū jiǎo拔不出脚 | 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天保娘叹了口气:‘叫做陷进泥坑拔不出脚。’” |
dāng zhuó bù zhuó当着不着 | 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 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
bù zhǔ gù cháng不主故常 |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
bù hǎo bù huài不好不坏 | 既不值得称赞,也不值得责备的:过得去的,中等的,不突出的。 | |
bù kān rù mù不堪入目 |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cùn cǎo bù liú寸草不留 |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给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斩尽杀绝或把各种东西破坏殆尽;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头发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十分严重的景象。 | 宋 楼钥《攻媿集 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
mì yún bù yǔ密云不雨 |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 《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
wò chuáng bù qǐ卧床不起 |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
zǐ bù yǔ guài子不语怪 | 子:孔子;语:谈论。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dòu liú bù jìn逗留不进 | 逗留:停滞不前。停顿不前。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而祁连知虏在前,逗留不进。” |
bù shí hǎo dǎi不识好歹 |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
piàn wǎ bù liú片瓦不留 | 同“片瓦无存”。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 |
yōng róng bù pò雍容不迫 |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 《元史 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
jiē bù kāi guō揭不开锅 |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
wán gěng bù huà顽梗不化 | 形容非常顽固。 |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
léi dǎ bù dòng雷打不动 |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
chèng bù lí tuó秤不离砣 | 比喻事物有连带关系。也形容两人关系亲密,经常不离开。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
shēng sè bù dòng声色不动 |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动:变动。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非常镇静。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众人道是一番天样大、火样急的事,怎知襄敏公看得等闲,声色不动,化做一杯雪水。” |
nǐ bù rén,wǒ bù yì你不仁,我不义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ù hūn bù sù不荤不素 | 荤:指鱼肉类食品。形容不上不下,不成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 |
miǎo bù zú dào渺不足道 |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 沙汀《老烟的故事》:“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
sú bù kān nài俗不堪耐 | 俗:庸俗;堪:可;耐:忍受。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但这种俗不堪耐的广告对于我也觉得有几份依依欲动的神气了。” |
bù shèng bēi zhuó不胜杯酌 | 不胜:经不起。比喻喝酒太多,为酒所困。 | 宋·朱彧《萍洲可谈》第三卷:“东坡倅杭,不胜杯酌。” |
dí bù kě jiǎ敌不可假 | 谓不可宽容敌人。 | 《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
zhí ér bù tǐng直而不挺 |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能有变通。 |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讪。” |
xiān chén bù rǎn纤尘不染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bù fēn zào bái不分皂白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hù zhōng bù huǐ怙终不悔 | 见“怙终不悛”。 |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
mào dà bù wěi冒大不韪 |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 《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
shí bù chōng jī食不充饥 | 犹言食不果腹。 | 南朝·宋·刘彧《立晋熙王嗣诏》:“而诸孙纩不温体,食不充饥,付之姆你之手。” |
wú píng bù pō无平不颇 |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 《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颇,无往不复。” |
jiān bù róng shùn间不容瞬 | 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 《素问 宝命全形论》:“至其当发,间不容瞬。” |
bù kě zào cì不可造次 |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
āo tū bù píng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
bù kān zhī shuō不刊之说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不足为外人道 |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bǐ wéi bù qì敝帷不弃 |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
shí bù qiú bǎo食不求饱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 |
gěng wán bù huà梗顽不化 | 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 《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
yuán yuán bù jié源源不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竭:完。形容接连不断,没有尽头。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又防止了对于人力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人力动员却可以源源不竭。” |
shí bù wǒ yǔ时不我与 |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shí bù huáng wèi食不遑味 | 同“食不甘味”。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 |
bù qín èr máo不擒二毛 |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
míng jì bù wàng铭记不忘 | 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 梁晓声《表弟》:“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不忘!” |
jué bù qīng ráo绝不轻饶 | 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 | |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
gù jiù bù qì故旧不弃 |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měi zhōng bù zú美中不足 |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
gōng bù lí pó公不离婆 |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
bù bá yī máo不拔一毛 | 形容非常吝啬。 |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
cí bù dǎi yì词不逮意 | 犹言词不达意。 | 清·龙启瑞《覆唐子实书》:“嗣有四乡联团之议,曾泐数行奉达,仓卒中词不逮意。” |
bù yú zhī xì不虞之隙 | 不虞:没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误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
bù qíng zhī qǐng不情之请 |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
hū bù jǐ xī呼不给吸 |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 《淮南子·兵略训》:“眯不给抚,呼不给吸。” |
wéi bó bù xiū帷薄不修 | 帐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男女不分,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淫乱。 | 西汉 贾谊《新书 阶级》:“坐污秽男女无别者,不谓污秽,曰:‘帷薄不修。’” |
yī bù zhē tǐ衣不遮体 |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
jīn bù rú xī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
guǒ bù qí rán果不其然 |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
bù shí tài shān不识泰山 |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qǐn bù liáo mèi寝不聊寐 | 亦作“寝不成寐”。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 汉·贾谊《新书·匈奴》:“则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使单于寝不聊寐,食不甘口,挥剑挟弓,而蹲穹庐之隅。” |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bù kě mó miè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
jiǎo bù zhān dì脚不沾地 | 见“脚不点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
bù kě gū liàng不可估量 | 难以估计。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bù fú shāo mái不伏烧埋 |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
sù yè bù jiě夙夜不解 | 见“夙夜匪懈”。 | 西汉·戴圣《礼记·祭统》:“其勤公家,夙夜不解。” |
wú suǒ bù bèi无所不备 |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
bù wǔ zhī hè不舞之鹤 | 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
āi ér bù shāng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