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路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路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lù fēng chén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dù jué yán lù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bù huì zhī lù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guǎng kāi mén lù广开门路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kòu hūn wú lù叩阍无路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明史·翟凤翀传》:“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
zǒu tóu méi lù走头没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大败亏输。”
zǒu tóu méi lù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tóu shí wèn lù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sǐ lù yī tiáo死路一条无路可走,比喻没有前途。欧阳山《苦斗》:“那是死路一条。咱们见不上面了。”
xiū qiáo bǔ lù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shí zì lù kǒu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lù jiàn bù píng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lù liǔ qiáng huā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元 王晔《水仙子 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yún ní yì lù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shū lù tóng guī殊路同归同“殊涂同归”。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明·洪楩《杨温拦路虎传》:“今见将军,乃是我恩人,却在此被劫,自当效力相助!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zì xún sǐ lù自寻死路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chái láng sāi lù豺狼塞路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比喻坏人当权。《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lù yuǎn tiáo tiáo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yuān jiā lù zhǎi冤家路窄冤家:仇人。仇人在狭路上相遇;来不及回避。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天无绝人之路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yī lù píng ān一路平安旅途上平安顺利。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wéi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
yáng biāo fēn lù扬镳分路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指独树一帜,各行其是。《隋书·高祖记》:“已诏使人,所在赈恤,扬镳分路,将遍四海,必令为朕耳目。”
mò lù qióng tú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dào lù zhǐ mù道路指目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dào lù chuán wén道路传闻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桥是桥,路是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倒要问问老赵哥?”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fēn lù yáng biāo分路扬镳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shì lù róng kū世路荣枯世路:世间人事的经历;荣枯:兴盛和衰败。世间人事的兴盛和衰败。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诗:“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chuán duō bù ài lù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我不肯招他,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
bié wú chū lù别无出路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没有其他办法。李晓明《平原枪声》:“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这样又能赚钱,就一口答应下来。”
guǎng kāi cái lù广开才路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qīng chē shú lù轻车熟路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干起来不费力。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rén shēng lù bù shú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欺他是个单身穷军,人生路不熟,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
ān zhái zhèng lù安宅正路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āi hóng mǎn lù哀鸿满路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清 洪昇《长生殿 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
zì xīn zhī lù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bì lù lán lǚ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huāng bù zé lù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shú lù qīng zhé熟路轻辙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
qióng tú mò lù穷途末路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bàn lù xiū xíng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参见“半路出家”。
tiān rén lù gé天人路隔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xiàng shàng yī lù向上一路佛教禅宗谓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碧岩录》第二卷:“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yì lù méi huā驿路梅花同“驿使梅花”。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终身让路,不枉百步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lù sǒu zhī yōu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zǒu tóu wú lù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yǎn guān liù lù眼观六路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mí zōng shī lù迷踪失路迷失了道路。
bì lù lán lǚ荜路蓝缕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宋·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荜路蓝缕空辛勤。”
zhě yī sè lù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yuàn shēng zài lù怨声载路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旧唐书·张廷珪传》:“州县征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怨声载路,私气未洽。”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zǒu xià pō lù走下坡路下坡路: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孙犁《乡里旧闻》:“进善幼年就赶上日子走下坡路,因此学了木匠。”
lù duàn rén xī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lù jué rén xī路绝人稀道路阻绝,人烟稀少。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guǎng kāi yán lù广开言路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dào lù yǐ mù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kāi lù xiān fēng开路先锋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jì lù yī yán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yán yǔ lù jué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
fāng cān bìng lù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qīng yún dé lù青云得路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元·施君美《幽闺记·兄妹筹资》:“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shì tóng lù rén视同路人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péng lù áo xiáng鹏路翱翔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yōu míng yì lù幽明异路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zǒu tóu wú lù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jìn tuì lù qióng进退路穷犹言进退无路。《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shú mén shú l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féng shān kāi lù逢山开路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chuō wú lù ér戳无路儿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qiáng huā lù cǎo墙花路草见“墙花路柳”。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dào lù jí jí道路藉藉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执事胸中方略,非局外人所能窥,而道路藉藉,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而从事于武力解决。”
lán lǚ bì lù褴褛筚路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bì lù lán lǚ筚路蓝褛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筚路蓝褛,以开荒荆的功绩,则已不小了。”
bì lù lán lǚ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mò lù zhī nán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cuō tuó shì lù蹉跎仕路蹉跎:时间白白过去。指仕途不得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今置身青云,渠尚蹉跎仕路,何不一引乎?”
chái láng dāng lù豺狼当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三国志 魏志 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tǔ bā lù土八路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土气的人。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汽车上的敌人,听见山坡上有人叫喊,一看是几个‘土八路’,跳下车来。”
shì rú mò lù视如陌路见“视若路人”。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1回:“当今之世,面交者多,饮酒宴乐,情若同胞,利害相关,视如陌路。”
yuān jiā lù xiá冤家路狭见“冤家路窄”。《花城》1981年第1期:“啊!她不就是……天哪!这真是冤家路狭啊!”
yī lù fú xīng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guò lù cái shén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光叫我当过路财神,再弄鬼捣棒槌可不成。”
xíng zhě ràng lù行者让路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孔子家语·好生》:“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三回:“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与雷英动手。”
qiáng huā lù liǔ墙花路柳喻娼妓。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bì ràng xián lù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yī lù huò sè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qí lù wáng yáng歧路亡羊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wú lù kě zǒu无路可走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