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分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分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fēn miǎo bì zhēng分秒必争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fēn xīng pī liǎng分星劈两详细分说。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bù fēn shèng fù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guā fēn dòu pōu瓜分豆剖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bò jī fēn lǐ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fēn shǎn zhī zhòng分陕之重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jiǔ ài fēn tòng灸艾分痛比喻兄弟友爱。《宋史 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xiāo fēn fèi qǐn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fēn wén bù míng分文不名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zhī fēn jié jiě支分节解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zhū liǎng fēn cùn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hùn dùn bù fēn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yún ní fēn gé云泥分隔云泥:云在天,泥在地,高下悬殊。比喻双方相隔甚远,不能相见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fēn chāi duàn dài分钗断带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fēn máo liè tǔ分茅裂土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fēn huà wǎ jiě分化瓦解瓦解:制瓦时先用陶土制成圆筒形;再分部为四片;即成瓦。使对方的力量分裂、离散。秦牧《湘阴热浪记》:“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xī fēn yīn惜分阴阴:光阴;分阴:很短的时间。形容极其珍稀光阴。《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fēn ér zhì zhī分而治之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huà tǔ fēn jiāng画土分疆指划分疆域而治。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fēn fēng pǐ liú分风劈流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风劈流的话,我们就算决定了。”
rù mù sān fēn入木三分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tiáo fēn lǚ xī条分缕晰缕:详尽,细致。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书之门目,条分缕晰,由浅入深,由繁反约。”
fēn wén bù zhí分文不直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yáng biāo fēn lù扬镳分路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指独树一帜,各行其是。《隋书·高祖记》:“已诏使人,所在赈恤,扬镳分路,将遍四海,必令为朕耳目。”
fēn wén bù shǎo分文不少丝毫没有短少。施蛰存《牛奶》:“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fēn xíng gòng qì分形共气见“分形同气”。《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bù róng fēn shuō不容分说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
fēn xiāo dá shǔ分宵达曙犹通宵达旦。《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bù kě fēn gē不可分割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liǎng jí fēn huà两极分化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
zhī fēn lǚ jiě枝分缕解指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辨别分析。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事至则剖晰毫厘,枝分缕解,辨穷万变,而断以片言。”
fēi fèn zhī xiǎng非分之想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bèi duō lì fēn备多力分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liè tǔ fēn máo列土分茅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fāng yǐ lèi jù,wù yǐ qún fēn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ān cháng shǒu fèn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shì rú qí fēn适如其分犹言恰如其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jué shǎo fēn gān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luán fēn fèng lí鸾分凤离同“鸾凤分飞”。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nán fēn nán jiě难分难解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为些风情事,做了出来,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登第。”
ài zēng fēn míng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mù bié huì fēn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明 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fēn bié bù jū分别部居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fēn sān bié liǎng分三别两同“分星擘两”。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fēn mén bié hù分门别户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jìng fēn luán fèng镜分鸾凤比喻夫妻分离。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shǎng fá fēn míng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jiǎng fá fēn míng奖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fēn máo zuò tǔ分茅胙土分茅列土。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lèi jù qún fēn类聚群分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宋·陈亮《回答·上》:“方天地设位之初,类聚群分,以戴其尤能者为之长君。”
fēn háo wú shuǎng分毫无爽见“分毫不爽”。《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
fēn gān gòng kǔ分甘共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sī fēn lǚ jiě丝分缕解缕:细致;解:分剖。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宋·赵令畴《侯鲭录》第五卷:“必须尽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始终备尽,乃可以置议论。”
lè chāng fēn jìng乐昌分镜比喻夫妻分离。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bù yī běn fèn不依本分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fēn láo fù gōng分劳赴功分担劳苦,尽职建功。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绝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牵掣之能。”
fēn wén bù shòu分文不受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zhī bù yè fēn枝布叶分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左传 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子孙繁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
fēn háo bù shuǎng分毫不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0卷:“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
jīng wèi bù fēn泾渭不分泾:渭水的支流;水清。渭:渭河;源出甘肃;流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水浊。泾水渭水哪个清哪个浊都分不清。喻指是非、善恶、分辨不清。唐 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熏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jīng wèi fēn míng泾渭分明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yù shí bù fēn玉石不分比喻好坏不分。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fēn jū yì cuàn分居异爨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fèn qiǎn yuán qiān分浅缘悭分:情分,缘分;悭:欠缺。指缘分浅薄。明·崔时佩《西厢记·回春柬药》:“张君瑞,想是你分浅缘悭,雨打梨花深闭门。”
fēn zhāng xī jù分章析句谓雕琢推敲文章。宋·陆游《谢参政启》:“至拙无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枢瓮牖之下。”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ān fèn shǒu cháng安分守常分:本分;守:保持;常:常规。规矩老实,安守本分,不惹是生非。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yī fēn wéi èr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lán ài nán fēn兰艾难分好人、坏人难于分清。《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bái hēi fēn míng白黑分明比喻是非分得清楚。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dì fēn shěn bù谛分审布仔细察看分布状况。宋 秦观《奇兵》:“奕者之斗棋也,谛分审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sān fēn dǐng lì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duàn xiù fēn táo断袖分桃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ēn yuàn fēn míng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dǐng fēn sān zú鼎分三足见“鼎足三分”。《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zhèng míng dìng fēn正名定分辨正名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bù fēn zào bái不分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fēn fáng jiǎn kǒu分房减口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méi mù fēn míng眉目分明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杨朔《泰山极顶》:“万里长空,云彩丝儿都不见,素常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词。骂人长相难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luán fèng fēn fēi鸾凤分飞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ēn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qīng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bù fēn qīng béi不分青白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见“不分皂白”。
fēn huā yuē liǔ分花约柳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fēn huā fú liǔ分花拂柳见“分花约柳”。
píng fēn qiū sè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财物声誉等。唐 韩愈《昌黎集 卷二 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说三分话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hán shòu fēn xiāng韩寿分香见“韩寿偷香”。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
mài lǚ fēn xiāng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pǐ liǎng fēn xīng劈两分星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fēn xīng bò liǎng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两,道俺不姓慕容。”
fēn xīng bō liǎng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