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ué qún bá lèi绝群拔类 | 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 | 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
jué cháng xù duǎn绝长续短 |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
jué lù féng shēng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
gǎn jìn shā jué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jīng shì jué sú惊世绝俗 |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bēn yì jué chén奔逸绝尘 |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
xiāng xiàng jué liú香象绝流 | 见“香象渡河”。 | 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
yí sú jué chén遗俗绝尘 |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 清·戴名世《和陶诗》序:“其后苏文忠谪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世网慨然有遗俗绝尘之志。” |
zì jué yú rén自绝于人 | 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 |
wéi shì jué sú违世绝俗 | 同“违时绝俗”。 |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
wéi shí jué sú违时绝俗 |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
jué kǒu bù tí绝口不提 |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
gāo cái jué xué高才绝学 |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 宋·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
tòng xīn jué qì痛心绝气 | 形容悲愤到极点。 | 《晋书 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
chāo qián jué hòu超前绝后 |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
sè yì jué lún色艺绝伦 | 色艺:容貌和技艺;伦:同类。容貌和技艺超群拔俗,在同类中绝无仅有。 |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
xīng wēi jì jué兴微继绝 | 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 |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 |
jué dì tiān tōng绝地天通 | 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 《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
ēn jué yì duàn恩绝义断 |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
pò qín jué xián破琴绝弦 |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miè jué rén xìng灭绝人性 |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
pò qín shì jué破琴示绝 | 把琴摔破,表示绝裂。指不媚权贵。 | |
fēng qīng bì jué风清弊绝 | 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宋 周敦颐《拙赋》:“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
lián mián bù jué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
yì duàn ēn jué意断恩绝 | 情义和恩情断绝 |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儿的会做儿,做夜的会做爷,子父每无一个差迟,生各札的意断恩绝。” |
xīng wáng jì jué兴亡继绝 | 同“兴灭继绝”。 | 《周书·萧詧传》:“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瞻,岂使齐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 |
āi āi yù jué哀哀欲绝 |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
yān duàn huǒ jué烟断火绝 | 指人烟灭绝。 | 《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 |
guāng qián jué hòu光前绝后 | 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 宋 楼钥《跋刘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尤秘宝之。” |
cōng míng jué shì聪明绝世 | 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 《画学·画中人》:“为人孤峭,寡言语,不轻与人交接,而聪明绝世,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咸能通习。” |
fù zōng jué sì覆宗绝嗣 | 覆宗:倾毁祖庙。指倾覆宗庙,断绝后代。 | 《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 |
dù kǒu jué yán杜口绝言 | 犹言杜口无言。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
duàn gēn jué zhǒng断根绝种 | 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
wǎn yán xiè jué婉言谢绝 | 婉:婉转。辞语婉转地不答应。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幸亏英相罗士勃雷婉言谢绝,否则一个女儿受了两家茶,不特破坏垂成的和局,而且丧失大信。” |
qīng yǎ jué chén清雅绝尘 | 绝尘:不沾尘土。清新雅致,一尘不染。 |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
bù jué rú lǚ不绝如缕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
jǔ dǐng jué bìn举鼎绝膑 |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 |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jīng miào jué lún精妙绝伦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精妙。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shēng lí sǐ jué生离死绝 | 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 《晋书·殷仲堪传》:“而一旦幽絷,生离死绝,求之于情,可伤之甚。” |
yǐ lǐ bù jué迤逦不绝 | 迤逦:曲折连续的样子。曲折连绵不断。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行十余里,忽见幢节幡盖,迤逦不绝。” |
kuàng gǔ jué lún旷古绝伦 | 旷古:空前的;从古以来所没有的;绝伦:没有相比的。古来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 | 《北史 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
qīng jǔ jué sú轻举绝俗 | 犹言避世隐居。 | 《晋书·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
xiá fāng jué yù遐方绝域 | 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
chāo yì jué chén超逸绝尘 |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 |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dù mén jué kè杜门绝客 | 同“杜门谢客”。 |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
bēn yì jué chén奔轶绝尘 | 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 | 见“奔逸绝尘”。 |
jué rén qì yì绝仁弃义 |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
yǔ shì gé jué与世隔绝 |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
guǎng líng sǎn jué广陵散绝 | 《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
xiá fāng jué rǎng遐方绝壤 | 见“遐方绝域”。 | 宋·陆游《上殿札子》:“庆历,皇佑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 |
bì guān jué shì闭关绝市 |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 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
chāo sú jué shì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shū fāng jué yù殊方绝域 | 指极远的地方。 | 唐·吕温《地志图序》:“名山大川,随顾奔走;殊方绝域,举意而到。” |
yì qún jué lún逸群绝伦 | 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 《隋书 杨素传》:“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
yīn wèn liǎng jué音问两绝 |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两绝。” |
xián gē bù jué弦歌不绝 | 弦歌:弦乐;绝:断绝。弹琴唱歌的声音不断。比喻教学活动持续。 | 老舍《赵子曰》:“在举国闹学潮的期间,只有神易大学的师生依然弦歌不绝的修业乐道。” |
jué gān fēn shǎo绝甘分少 | 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
zàn shēng bù jué赞声不绝 | 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
zhēn gāo jué sú贞高绝俗 |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
fēn gān jué shǎo分甘绝少 |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miào jué yī shí妙绝一时 |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
jué xīn zhǐ huǒ绝薪止火 |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
mà bù jué kǒu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
dù mén jué jì杜门绝迹 | 指隐居不出。 | 《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
jué shǎo fēn gān绝少分甘 |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yǐng wù jué lún颖悟绝伦 |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
chén bó jué lì沉博绝丽 |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 汉 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
xī jiāo jué yóu息交绝游 | 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 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
yì qún jué lèi轶群绝类 | 见“超世绝伦”。 | 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携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
jué yù yì fāng绝域异方 | 绝域:极远的地方。极远的异域他乡。 |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一道》:“朝廷置灵武于度内,几百年矣,议者以为绝域异方,曾不敢近,而况于取之乎!” |
jué shì chāo lún绝世超伦 | 绝:类。冠绝当世;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举世无双。 | 汉 蔡邕《陈太卫碑文》:“颖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
yàn jué yī shí艳绝一时 | 绝:极。姿色艳丽,冠绝一代。 |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其幸姬曰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 |
bù jué yú ěr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jué dài jiā rén绝代佳人 | 佳人:美人;绝代:冠绝当代。当世无双的美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chuán sòng bù jué传诵不绝 |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 穆欣《南线巡回·又照秦淮一叶枫》:“那篇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正气歌》,博得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 |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见怪不怪,其怪自绝 | 怪:奇异的;绝:绝迹,了却。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 谢觉哉《作风漫谈》:“既是毫无根据,那见怪不怪,其怪自绝,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
chāo yì jué lún超逸绝伦 | 超:超过;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 |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刘希夷学梁简文,而超逸绝伦,居然青出。” |
jiǎn ào jué sú简傲绝俗 | 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三:“亡友文小勇有句云:‘人谁从问字,风不可开门。’于江西宗派体中自居胜地,而其荒凉寒苦之状,简傲绝俗之致,亦概可见矣。” |
kōng qián jué hòu空前绝后 | 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 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
jué yù shū fāng绝域殊方 | 绝域:极远的地方;殊方:他乡。极远的异域他乡。 | 《晋书·裴秀传》:“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 |
jì jué xīng wáng继绝兴亡 | 绝:断绝;亡:灭亡。恢复已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世家。 | 《晋书·刘琨传》:“如蒙录召,继绝兴亡,则陛下更生之恩,望古无二。” |
jué shì wú lún绝世无伦 | 绝世:冠绝当世。冠绝当世,超过同辈。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其第三子名玉斧,长名挧,字道翔。道德淳莹,绝世无伦。” |
chāo jīn jué gǔ超今绝古 | 见“超今冠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yǐng bá jué lún颖拔绝伦 | 聪敏过人,找不出第二个人。 | 明·郭勋《英烈传》第26回:“却说守将乃元总管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人。颖拔绝伦,倜傥好施。” |
zhū jìn shā jué诛尽杀绝 | 杀得一个不留。诛:斩。 |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
jué sè jiā rén绝色佳人 | 绝色:绝顶美丽;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 《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bù jué rú dài不绝如带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jué shèng qì zhī绝圣弃知 | 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 |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
ā píng jué dǎo阿平绝倒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
yì duàn ēn jué义断恩绝 | 义:情谊。恩:恩情。情义、恩情一概断绝。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
luò yì bù jué络驿不绝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
ēn duàn yì jué恩断义绝 |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jué chù féng shēng绝处逢生 |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
yán cí jù jué严词拒绝 | 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同时老段又借题发挥,要求黎元洪总统解散国会,黎严词拒绝之。” |
bù jué rú fà不绝如发 | 绝:断。形容局势危急。 | 东汉 班固《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如发。” |
pāi àn jiào jué拍案叫绝 | 案:几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 唐 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
liáng jìn yuán jué粮尽援绝 |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duàn huáng jué gǎng断潢绝港 | 潢:低洼的水坑;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 | 元·贡师泰《玩斋集·送宗人贡仲归丹阳序》:“虽日諰諰以求其合,必如断潢绝港,其何由达其流而究其源哉!” |
jué rén shì绝人事 | 不与亲朋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