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宋代:周邦彦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楓林凋晚葉,關河迥,楚客慘将歸。望一川暝霭,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酒醒後,淚花銷鳳蠟,風幕卷金泥。砧杵韻高,喚回殘夢;绮羅香減,牽起馀悲。
亭臯分襟地,難拚處,偏是掩面牽衣。何況怨懷長結,重見無期。想寄恨書中,銀鈎空滿;斷腸聲裡,玉筯還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
浮玉飛瓊,向邃館靜軒,倍增清絕。夜窗垂練,何用交光明月。近聞道、官閣多梅,趁暗香未遠,凍蕊初發。倩誰摘取,寄贈情人桃葉。
回文近傳錦字,道為君瘦損,是人都說。祅知染紅著手,膠梳黏發。轉思量、鎮長堕睫。都隻為、情深意切。欲報消息,無一句、堪愈愁結。
芳臉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早是萦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眄。幾回想見,見了還休,争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争奈雲收雨散。憑闌幹、東風淚滿。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深院。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橋沖雨,幽恨兩人知。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凫飛鹭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晝日移陰,攬衣起,香帷睡足。臨寶鑒、綠雲撩亂,未忺妝束。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玉。背畫欄、脈脈悄無言,尋棋局。
重會面,猶未蔔。無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舊,尚鳴金屋。芳草連天迷遠望,寶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心撲。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馀紅、猶戀孤城闌角。淩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莺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飙動幕,扶殘醉,繞紅藥。歎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記愁橫淺黛,淚洗紅鉛,門掩秋宵。墜葉驚離思,聽寒螿夜泣,亂雨潇潇。鳳钗半脫雲鬓,窗影燭光搖。漸暗竹敲涼,疏螢照晚,兩地魂消。
迢迢,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镳。也拟臨朱戶,歎因郎憔悴,羞見郎招。舊巢更有新燕,楊柳拂河橋。但滿目京塵,東風竟日吹露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