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例子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插科打诨,轻松的把责任卸在别人头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拼音chā kē dǎ hùn
注音ㄔㄚ ㄎㄜ ㄉㄚˇ ㄏㄨㄣˋ
繁体挿科打諢
正音“诨”,不能读作“hún”。
感情插科打诨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辨形“诨”,不能写作“浑”。
英语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成语 | 解释 |
---|---|
盈科后进 |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一网打尽 |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
无精打采 |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
大打出手 | “大打出手”原是戏剧表演的术语;指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与几个人对打;互相投掷、接踢武器的武打场面。现多形容野蛮地逞凶打人或互相争斗殴打(大:表示程度、规模之甚)。 |
见缝插针 |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敲敲打打 | 指用力敲击。比喻用言语刺激人。 |
打成一片 |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
精打细算 | 精:精心;打:计划;规划;细:细密。精心地计划;详细地打算。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 |
紧打慢敲 | 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
不打不相识 |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
趁热打铁 | 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 |
打圆场 | 出面替双方调解纠纷、处理尴尬局面。 |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 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 |
科头箕裾 |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
打牙撂嘴 | 打牙:说闲话。指说闲话,相互嘲弄戏骂 |
拳打脚踢 |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比喻心情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