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n zhū qiān lián
基本解释谓一方有祸,另一方如同根与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牵累。
出处《新唐书·李德裕传赞》:“身为名宰相,不能损所憎,显示挤以仇,使比周势成,根株牵连,贤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宁明有未哲欤?”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牵强附会 |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 命根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 
| 祸绝福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 
| 引物连类 | 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宋·苏轼《〈居士集〉叙》:“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 | 
| 连绵不绝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 
| 烽火连年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 斩草除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 
| 落叶归根 |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 
| 价值连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 连编累牍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 
| 结驷连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 
| 连珠炮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 
| 拔茅连茹 |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 
| 叫苦连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 
| 空话连篇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 
| 牵肠挂肚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 
| 切树倒根 | |
| 妙语连珠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 
| 连车平斗 | 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四卷:“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 
| 意惹情牵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 
| 拔毛连茹 | |
| 盘根错节 |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 
| 连篇累牍 | 《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 
| 连抵其隙 | |
| 合从连衡 | 《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 
| 叶落归根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 归根结蒂 | 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 
| 连锁反应 | 莫应丰《将军吟》第20章:“疑问一个套一个,急速地产生了连锁反应,把整个的观念境界全部搅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