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口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yì kǒu tóng shēng异口同声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yǒu kǒu wú xīn有口无心嘴里有啥说啥;心里却没有什么。明 于谦《拟吴侬曲》:“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思深恋亦深;刻木为鸡啼不得,原来有口却无心。”
fó kǒu shé xīn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shé kǒu fēng zhēn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zhòng kǒu áo áo众口嗷嗷嗷嗷:哀号声。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说什么贫不忧愁富不骄,赤紧的众口嗷嗷。”
mù dèng kǒu wāi目瞪口歪形容气极时的神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jiān kǒu bù yán缄口不言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yì kǒu tóng yùn异口同韵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众口同声大家所说的都一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声声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chán kǒu áo áo谗口嗷嗷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kǒu shì xīn fēi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shā rén miè kǒu杀人灭口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tuō kǒu ér chū脱口而出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是非只为多开口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0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jiāo kǒu jiàn yù交口荐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yá bái kǒu qīng牙白口清比喻说话清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yī kǒu yī shēng一口一声犹口口声声。《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西门庆那里肯,一口一声只叫‘姑娘请受礼。’”
tǒng yī kǒu jìng统一口径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sān jiān qí kǒu三缄其口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一口不能著两匙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yī kǒu tóng shēng一口同声犹一口同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yī kǒu tóng yīn一口同音犹言众口一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xìn kǒu kāi hē信口开喝见“信口开合”。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kǒu fú xīn fú口服心服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chún gān kǒu zào唇干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jī kǒu niú hòu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wàn kǒu yī cí万口一词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kǒu jiǎo chūn fēng口角春风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zhāng kǒu jié shé张口结舌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xìn kǒu kāi hé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sǐ bù kāi kǒu死不开口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老舍《四世同堂》:“别跟我装蒜了,死不开口。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kǔ kǒu pó xīn苦口婆心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shí kǒu xiāng chuán十口相传许多人辗转相传。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qī kǒu bā zuǐ七口八嘴同“七嘴八舌”。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口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
tán bù róng kǒu谈不容口犹言赞不绝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fēn fáng jiǎn kǒu分房减口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kǒu qīng shé bó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dà dǎn hǎi kǒu大胆海口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yì kǒu tóng cí异口同辞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kǒu xié cí gěi口谐辞给谓言辞诙谐敏捷。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空口说白话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pò kǒu nù mà破口怒骂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红日》第12章:“他竭力挣脱,挣脱不开,连连求饶,陶二嫂还是拳打脚踢,破口怒骂。”
ài kǒu shí xiū爱口识羞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xìn kǒu hú yán信口胡言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shí bù chōng kǒu食不餬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xīn kǒu rú yī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xīn kǒu bù yī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jiān kǒu wú yán缄口无言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nè kǒu shǎo yán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jiāo kǒu chēng yù交口称誉交口:大家一齐说;称誉:称扬赞誉。大家同声称赞。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我出门下,交口荐誉之。”
yù bù jué kǒu誉不绝口不住地称赞。
kǒu zhí xīn kuài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yǎng jiā huó kǒu养家活口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kǒu zào hóu gān口燥喉干燥:干。形容非常干渴。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
yǎng jiā hú kǒu养家糊口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kǒu zhuì tiān huā口坠天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huò cóng kǒu chū祸从口出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zhāng kǒu tǔ shé张口吐舌形容很惊奇的样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
yǒu kǒu jiē bēi有口皆碑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kǔ kǒu zhī yào苦口之药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kǒu chū dā yán口出大言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zhuō kǒu bèn sāi拙口笨腮犹拙嘴笨舌。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咬文嚼字,秀才当行;拙口笨腮,农人本色。”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jiàn chuān yàn kǒu箭穿雁口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liú kuài rén kǒu流脍人口谓(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kǒu dāi mù dùn口呆目钝见“口呆目瞪”。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yì kǒu yǐ shí易口以食犹易子而食。口,丁口。《新唐书·逆臣传上·安庆绪》:“城中栈而处,粮尽,易口以食。”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chōng kǒu ér fā冲口而发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kǒu ěr xiāng chéng口耳相承谓接受传闻。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zhòng kǒu zhī biàn众口之辩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biàn kǒu lì cí辩口利辞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shòu rén kǒu shí授人口实留给别人以话柄。王闿运《致丁亲家书》:“比年频致物论,四督失官,授人口实,宠反为辱。”
kǒu shàng rǔ xiù口尚乳臭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suō yī jié kǒu缩衣节口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节口,虽贫亦足。”
xīn zhí kǒu kuài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zhāng kǒu diào shé张口掉舌谓发表言论。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zhí kǒu wú yán直口无言犹言哑口无言。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
niú kǒu zhī xià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qǔ bù lí kǒu曲不离口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讲手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kǒu chū bù xùn口出不逊逊:恭顺;谦逊。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没有礼貌。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shí bù hú kǒu食不糊口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艰难。连粥都喝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
zàn bù jué kǒu赞不绝口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kǒu ruò xuán hé口若悬河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zhuō kǒu dùn cí拙口钝辞拙:拙笨;钝:迟钝,笨拙。粗嘴巴,笨言辞。指不善于言辞。元·无名氏《倅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家中有一辫士,名日范雎,得与此人同行,凡事计议,万无一失。”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jiāo kǒu chēng zàn交口称赞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yǔ rén kǒu shí予人口实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