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出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例子唐·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礼乐,动蹑思后,故口无择言。”
拼音kǒu wú zé yán
注音ㄎㄡˇ ㄨˊ ㄗㄜˊ 一ㄢˊ
繁体口無擇言
感情口无择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事无成 |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 
| 一口一声 | 犹口口声声。 | 
| 一口三舌 | 比喻唠叨、话多。 | 
| 一口不能著两匙 |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 | 
| 一口两匙 | 比喻贪多。 | 
| 一口同声 | 犹一口同音。 | 
| 一口同音 | 犹言众口一词。 | 
| 一口吸尽西江水 |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 
| 一口咬定 |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 一家之言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 一家无二 |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 
| 一往无前 |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 
| 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 
|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 
| 一无可取 |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 一无忌惮 | 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 | 
| 一无所取 | 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 一无所好 | 好:喜爱。指没有一种爱好。 | 
| 一无所得 | 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 | 
| 一无所成 | 一点没有成就。 |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 一无所求 | 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 
| 一无所知 | 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 
| 一无所能 | 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 | 
| 一无所获 | 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一无:全无)。 | 
| 一无所见 | 什么也没有看见 | 
| 一无所长 | 没有一点专长。 | 
| 一无所闻 | 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