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án jīng zhù shǐ研经铸史 | 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 |
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 | 犹言一本正经。 |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
jīng wěi tiān xià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
jīng guó dà yè经国大业 |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jīng shǐ dà yè经始大业 | 经始:开始营造,指开创事业。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 | 《晋书·乐志》:“经始大业,创造帝基。” |
jīng jì zhī cái经济之才 |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 唐 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
yíng jīn yī jīng赢金一经 | 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
wén zhāng jīng jì文章经济 |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5回:“世兄是锦衣玉衾,无不遂心的,必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饱经霜雪 |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
hóng dà bù jīng闳大不经 | 博大而不寻常。闳:宏大。经:寻常。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
jīng nián lěi yuè经年累月 |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bǐng wén jīng wǔ秉文经武 |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 南朝 梁 沈约《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 |
xióng jīng chī gù熊经鸱顾 |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华佗》:“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
xióng jīng niǎo yǐn熊经鸟引 | 同“熊经鸟申”。 | 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
xióng jīng niǎo yè熊经鸟曳 | 同“熊经鸟申”。 | 《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熊经鸟伸 | 见“熊经鸟申”。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
wāi zuǐ hé shàng xiā niàn jīng歪嘴和尚瞎念经 | 比喻为谋私利而乱搬教条。 | |
wāi zuǐ niàn xié jīng歪嘴念邪经 | 比喻为谋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实的宣传。 | |
jīng yíng cǎn dàn经营惨淡 | 经营:筹划营谋;惨淡: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 |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富人行乐之法》:“然不运则已,一运则经营惨淡,坐起不宁,其累有不可胜言者。” |
jīng qiū xún hè经丘寻壑 | 指游览山水。 | 宋朝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游览自娱,曰得经丘寻壑之乐。” |
xún hè jīng qiū寻壑经丘 | 寻幽探胜,游山玩水。 | 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zuǒ shǐ yòu jīng左史右经 | 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 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
yú jīng liè shǐ渔经猎史 | 渔、猎:涉猎。涉猎经典史籍。指泛读群书,知识广博。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2卷:“进士王壡,渔经猎史之士也。” |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jīng jiǔ bù shuāi经久不衰 |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 孙犁《谈作家素质》:“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最大众化的形象。” |
kǔ xīn jīng yíng苦心经营 | 苦心:用心劳苦。经营:筹划;安排。用尽心思筹划安排。 |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
bái là míng jīng白蜡明经 |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唐 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
cǎn dàn jīng yíng惨淡经营 |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传道穷经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
yuǎn lái dé hé shàng huì niàn jīng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 | |
dàn wàng bù jīng诞妄不经 |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释道 夷僧行法》:“按骥上此疏时,思任发已逃去不获,乃为诞妄不经之语。” |
jīng yàn zhī tán经验之谈 | 指言谈有亲身实践作为根据;能使人信服、感动。 | 巴金《寒夜》:“‘钟老这是经验之谈啊!’小潘大声笑着说。”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jīng míng xíng xiū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
jiǔ jīng fēng shuāng久经风霜 |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
dà zhǎn jīng lún大展经纶 |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
tǐ guó jīng yě体国经野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
guài dàn bù jīng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
xiǎo běn jīng yíng小本经营 | 指本钱不多的小商小贩或小手工业者经营的买卖。也指办事的规模有限。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营,如何要打短我的?” |
màn bù jīng yì谩不经意 | 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漫”。 |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今谓皇上谩不经意,一切委之于臣,何其敢于厚诬皇上邪?” |
zhěn jīng jí shū枕经籍书 |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 《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
jīng wén wěi wǔ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
rì yuè jīng tiān日月经天 |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yuán jīng mì zhǐ元经秘旨 | 微妙的道理。 | 清·袁枚《续新齐谐·雁岩仙女》:“所说言语,都是元经秘旨,不能记忆。” |
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圣经贤传 |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 唐韩愈《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
jiàn jīng shí jīng见经识经 |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8回:“龙氏方才见经识经,渐渐的收了法术。” |
jīng bāng wěi guó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
shǒu jīng jù gǔ守经据古 | 守:遵守;经:经典;据:依据。遵守经典,依据古训。 | 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
lěi yuè jīng nián累月经年 | 累:累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 |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
jīng guān dòng fǔ经官动府 | 经:经过;动:惊动;府:官署。惊动官府,引起官府干涉。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经官动府,伤了和气!” |
zhěn jí jīng shǐ枕籍经史 |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
jīng shǐ bǎi zǐ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
jīng guó zhī cái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
mǎn fù jīng lún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
shēn jīng bǎi zhàn身经百战 | 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
jīng tiān wěi dì经天纬地 |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jīng wǔ wěi wén经武纬文 | 经:丝织品的直线;武:武功;纬:丝织品的横线;文:文治。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国家。 | 南朝·梁·沈约《棋品序》:“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 |
mù shǐ tīng jīng牧豕听经 |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 《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白首穷经 |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yǐn zú jiù jīng引足救经 |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 《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
jīng duō jiàn guǎng经多见广 |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特别对制造兵器的知识很丰富,可说是经多见广。” |
zhèng jīng bā běn正经八本 | 见“正经八百”。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八章:“可是,我们干革命,只要正经八本地干,哪有不忙的时候儿?” |
wěi dì jīng tiān纬地经天 | 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
tiān dì jīng wěi天地经纬 |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
rú jiā jīng shū儒家经书 |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 |
xiào jīng qǐ xù孝经起序 | 比喻遇事左右为难,颇感棘手。 | 《阳春白雪·小令·寿阳曲》:“泪点多如秋夜雨,烦恼如《孝经》起序。” |
bù jīng zhī tán不经之谈 |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
zhāo jīng mù shǐ朝经暮史 |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
bì jīng zhī lù必经之路 | 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人力。我们须在适当时间,放弃了它,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 |
jīng bāng wěi guó经邦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
chuán jīng sòng bǎo传经送宝 |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 张洁《沉重的翅膀》:“咱们单位年年搞这一套,总结呀,评比呀,传经送宝呀,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玩艺儿?” |
bù jiàn jīng zhuàn不见经传 |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
jiǔ jīng kǎo yàn久经考验 | 经过长久的考查验证 | 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斗争的实践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 |
jīng yàn zhǔ yì经验主义 | 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种恶劣的经验主义,使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
liù yì jīng zhuàn六艺经传 |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泛指古代典籍。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
kè yì jīng yíng刻意经营 | 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
xiě jīng huàn é写经换鹅 | 以书写经文来换鹅。形容书法高超。 | |
nián jīng guó wěi年经国纬 |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 |
lùn dào jīng bāng论道经邦 |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
jīng wěi wàn duān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汉朝扬雄《法言·问神》:“神心恍惚,经续万方。” |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
jīng lún mǎn fù经纶满腹 | 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 | 宋 洪炎《西渡诗集 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满腹怀经纶,笔间含露雨。” |
màn bù jīng xīn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
shào bù jīng shì少不经事 |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 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
rì yuè jīng tiān,jiāng hé xíng d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fú làng bù jīng浮浪不经 | 浮浪:行为轻薄放荡;不经:不守礼法规则。形容行为放纵任性,不受约束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 |
jīng yíng bò huà经营擘划 | 经营:筹划营谋;擘划:筹划,安排。指营谋筹划。 |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经他的经营擘划,倒也安顿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好像是很愉快的。”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熊经鸟申 |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
zhí jīng wèn nán执经问难 | 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 《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huāng táng bù jīng荒唐不经 | 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龙泉连学博》:“神仙之说,多荒唐不经,莫可考信。” |
shǒu jīng dá quán守经达权 |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2回:“若殿下只知守经,不知达权,将来人心失望,不可复言。” |
bǎo jīng cāng sāng饱经沧桑 |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
bó tōng jīng jí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
yū guài bù jīng迂怪不经 | 经:常规、规则。迂曲怪诞不合常理。 | 《隋书·王劭传》:“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勒,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 |
zhèng jīng bā bǎn正经八板 | 见“正经八百”。 | 陆星儿《北大荒人物速写》:“铁娃把孩子塞给了秀娟,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经八板地坐了起来。” |
xíng cháng dài jīng行常带经 |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
fǎn jīng hé dào反经合道 | 见“反经合义”。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 |
mù shǐ zhāo jīng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xiǎo běn jīng jì小本经纪 | 经纪:经营资产。指资本小的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 |
jīng jiǔ bù xī经久不息 | 经:经过;息:停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 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