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ù mào huā róng玉貌花容 |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闻得哭声,上前看时,虽然蓬头垢面,那玉貌花容,从来无两,如何不认得!” |
liǔ hūn huā míng柳昏花螟 | 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情景。 | 宋 史达祖《双双燕 咏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螟。” |
chuān huā nà jǐn穿花纳锦 |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
luò huā liú shuǐ落花流水 |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
huáng huā wǎn jié黄花晚节 |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
liú shuǐ luò huā流水落花 | 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 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liǔ chǒng huā mí柳宠花迷 | 形容媚人的春景。 | 明 张凤翼《红拂记 拜月同祈》:“蛾眉,锁不住绿肥红瘦,柳宠花迷。” |
luò huā méi rén落花媒人 | 给婚姻关系已经确定或将要确定的人做媒人,谓之“落花媒人”。 | |
pǎo mǎ guān huā跑马观花 | 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 语出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shuǐ liú huā xiè水流花谢 | 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二郎神>》:“水流花谢,春事竟茫然。” |
huā tiān jǐn dì花天锦地 | 形容繁华热闹。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行至长安,果然是花天锦地,比新丰市又不相同。” |
bā mén wǔ huā八门五花 |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
tuán huā cù jǐn团花簇锦 |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回:“当时围场三骑马,团花簇锦的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 |
liǔ jiāo huā mèi柳娇花媚 |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 《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
liǔ duǒ huā jiāo柳亸花娇 |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负笈》:“身本是,柳亸花娇一女娃;身本是,翠绕珠围一宦家。” |
huā mén liǔ hù花门柳户 | 指妓院。 | 元·无名氏《小孙屠·谋杀孙必达》:“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与孙官人结为夫妻。” |
huā biān rén wù花边人物 | 指八面玲珑、快嘴利舌、幽默机智、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 | |
tān huā liàn jiǔ贪花恋酒 | 花:比喻美女。贪恋女色和美酒。 | 元·乔梦符《扬州梦》第四折:“某奉圣人的命,因牧之贪花恋酒,本当谪罚,姑念他才识过人,不拘细行,赦其罪责。” |
bō luó shē huā波罗奢花 | 即鸡冠花。 | |
bì yuè xiū huā闭月羞花 |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
yù ruǎn huā róu玉软花柔 |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
míng yuè lú huā明月芦花 | 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芦花。形容虚无缥缈的境界或杳无踪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
chūn nuǎn huā kāi春暖花开 |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qí huā yù shù琪花玉树 |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
niān huā zhāi cǎo拈花摘草 | 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 元·古杭才人《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风流不让柳耆卿。” |
huā jiē liǔ xiàng花街柳巷 | 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 唐 吕岩《敲义歌》:“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
niǎo tí huā yuàn鸟啼花怨 | 形容悲伤怨恨。 |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
yóu zì má huā油渍麻花 | 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 | |
tóu hūn yǎn huā头昏眼花 |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
huā lín fěn zhèn花林粉阵 | 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琪花 | 亦作“瑶草琪葩”。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贵奇异的花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行不到一里之间,但见荆棘为篱,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内尽是瑶草琪花。” |
huā bù mí rén rén zì mí花不迷人人自迷 | 花不会去迷人,因人喜欢而美丽。指人对某事倾注了感情色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
bǎi huā zhēng yán百花争妍 |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 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说柳说 |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
huā guāng liǔ yǐng花光柳影 | 鲜花焕彩生光,柳绿垂条弄影。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
càn huā zhī shé粲花之舌 | 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七卷:“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
nián huā rě xù粘花惹絮 | 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明珠记·潜地窥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计,正好粘花惹絮。” |
rě cǎo niān huā惹草粘花 | 惹:招引。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却说湍制台九姨太身边的那个大丫头,自见湍制台属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时向湍制台跟前勾搭。” |
liǔ mò huā jiē柳陌花街 |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
zǒu huā liū bīng走花溜冰 | 比喻吹牛,说大话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
huā cuán qǐ cù花攒绮簇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成一团。形容五彩缤纷的景象。 | 明·袁宏道《游记·楞伽》:“骚人逸士之流,狭斜平康之伎,社南社北之儿,花攒绮簇,杂踏山间,不减上方、虎丘。” |
wù lǐ kàn huā雾里看花 |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huā míng liǔ àn花明柳暗 |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 唐 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
yì mù qí huā异木奇花 | 珍奇的花草树木。 |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
táo huā rén miàn桃花人面 |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
wǔ huā bā mén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
huā ní péng xīn花貎蓬心 | 指虚有其表。 |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
huā zhāo yuè yè花朝月夜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zhān huā rě cǎo粘花惹草 |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 元 商衜《一枝花 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 |
jìng lǐ cǎi huā镜里采花 | 见“镜里观花”。 | 《白雪遗音·无楼梯儿》:“竹篮子打水,镜里采花,抓不着他。” |
hán huā wǎn jié寒花晚节 |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qiū yuè chūn huā秋月春花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kū shù shēng huā枯树生花 | 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huā zhī zhāo chàn花枝招颤 |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 《水浒后传》第四回:“冯舍人见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觑,花枝招颤,态度轻盈,魂不附体,倒身便拜。” |
qí huā yì cǎo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
huā cuán jǐn jù花攒锦聚 |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 清 陈维崧《贺新郎 春夜听鼓师挝鼓》词:“隐隐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攒锦聚。” |
shuǐ yuè jìng huā水月镜花 | 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
ěr lóng yǎn huā耳聋眼花 |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
liǔ yíng huā shì柳营花市 |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元 汤式《小梁州 扬子江阻风》曲:“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
yì jì méi huā驿寄梅花 |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 宋 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huā jiē liǔ mò花街柳陌 |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那李秀才不离了花街柳陌,占场儿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 |
yǒng yuè cháo huā咏月嘲花 | 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huā zhē liǔ yǎn花遮柳掩 |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窃符记·如姬窃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 |
huā lì hú shào花丽狐哨 |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己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狐哨,乔龙画虎的,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
rú huā sì duǒ如花似朵 | 犹言如花似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 |
xún huā wèn liǔ寻花问柳 | 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 | 唐 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 |
wèn liǔ xún huā问柳寻花 | 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 |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
yuè bì huā xiū月闭花羞 | 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 元·施惠《幽闺记·少不知愁》:“芳容鱼沉雁落,美貌月闭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风流。” |
shēng huā zhī bǐ生花之笔 |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liǔ zhé huā cán柳折花残 | 比喻女子死或伤。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
cǎi bǐ shēng huā彩笔生花 | 生花:长出花来。比喻才思有很大的进步。 | 元 汤式《赏花时 戏贺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处有,彩笔生花梦境熟。” |
chā chā huā huā插插花花 | 花言巧语。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
liú shuǐ táo huā流水桃花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huǒ shù yín huā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huā xià shài kūn花下晒裈 |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 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奇花 | 指仙境中的花草。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
jiē liǔ tíng huā阶柳庭花 | 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 |
jǐn shàng tiān huā锦上添花 |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 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yuè mào huā páng月貌花庞 | 庞:脸庞。容颜像明月、鲜花一样美丽。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 |
huā zhī zhāo zhǎn花枝招展 |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
luò huā shí jié落花时节 | 春末。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 |
yǎn huā què luàn眼花雀乱 |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
jiǔ bìng huā chóu酒病花愁 |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 元 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
mián huā sù liǔ眠花宿柳 | 比喻狎妓。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 |
huáng huā nǚ ér黄花女儿 |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
yuè mǎn huā xiāng月满花香 | 明月圆满,花朵飘香。指良辰美景。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如今从网眼里拔出来,好容易遇着这等月满花香的时光,她如何肯轻易放过!” |
chūn huā qiū yuè春花秋月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liǔ àn huā míng柳暗花明 |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liǔ yíng huā zhèn柳营花阵 |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 |
yì lù méi huā驿路梅花 | 同“驿使梅花”。 | 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
càn huā zhī lùn粲花之论 |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rén miàn táo huā人面桃花 |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jiāo jì huā交际花 | 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 罗广斌《红岩》第三章:“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 |
wàn huā qí fàng万花齐放 | 万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奇斗艳。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妾见木兰庭上,万花齐放,故差奴婢们迎请陛下一赏。” |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杀马 |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 |
yī huā dú fàng一花独放 |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
niān huā rě cǎo拈花惹草 |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
yuè zhuì huā shé月坠花折 |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清·洪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
tóu xuàn yǎn huā头眩眼花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