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五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五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wǔ yuè tiào xīn gǔ五月粜新谷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wǔ jiǎo liù zhāng五角六张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wǔ hòu là zhú五侯蜡烛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wǔ jī liù shòu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wǔ sè bīn fēn五色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连日把书房改做了帐房……铺设得五色缤纷。”
jiǔ wǔ zhī zūn九五之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wǔ xīng lián zhū五星联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登极之日,久阴忽霁,八表镜清。”
sān zhāo wǔ rì三朝五日三、五天。
wǔ láo qī shāng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sān huán wǔ kòu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wǔ nèi rú fén五内如焚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wǔ duǎn sān cū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shū fù wǔ chē书富五车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真个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午古。”
ái sān dǐng wǔ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wǔ lǐ wù zhōng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lián sān jiē wǔ连三接五同“连三接二”。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mù mí wǔ sè目迷五色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wǔ qiǎng liù duó五抢六夺竞相抢夺。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wǔ dòu lián zhū五窦联珠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wǔ sè xiāng xuān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宋书 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sān zhì wǔ cāi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sān hūn wǔ yàn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sān zhēn wǔ liè三贞五烈见“三贞九烈”。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贞五烈,这不是太……”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shí guāng wǔ sè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sì shān wǔ yuè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引一千余军马,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wǔ fāng zá chǔ五方杂处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wǔ dōng liù xià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yī shēn wǔ xīn一身五心比喻杂念很多。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shí wéi wǔ gōng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wǔ dǐng wàn zhōng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yī mù wǔ xíng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wǔ zǐ dēng kē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宋史 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wǔ zhōu sì hǎi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司马达《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āi sān dǐng wǔ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wǔ sè wú zhǔ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míng gǎn wǔ nèi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sān fén wǔ diǎn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bá shí dé wǔ拔十得五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wǔ fāng zá cuò五方杂厝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xián wǔ dēng sān咸五登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èr wǔ ǒu二五耦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二五耦。”
wǔ wèi jù quán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wǔ shì qí chāng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wǔ shí liù yī五石六鹢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wǔ yīn liù lǜ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èr yī tiān zuò wǔ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shí biàn wǔ huà十变五化谓变化多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
bā mén wǔ huā八门五花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wǔ dà sān cū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wǔ gǔ fēng shú五谷丰熟见“五谷丰登”。《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wǔ jiǎng sì měi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满面通红地后躲,左右张望:‘别别,五讲四美。’”
wǔ xīng lián zhū五星连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wǔ hòu qī guì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唐·李白《流夜郎赠卒判官》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wǔ gǔ dà fū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wǔ yuè pī qiú五月披裘比喻清高廉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wǔ hóu jiǔ bó五侯九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zǎn sān jí wǔ攒三集五见“攒三聚五”。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wǔ qīn liù juàn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摆把的,布满全屯。”
wǔ bù chéng shī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wǔ háng bā zuò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wǔ lǐ wù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wǔ líng nián shào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zhé yāo wǔ dǒu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jiǔ wǔ zhī wèi九五之位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dà pēng wǔ dǐng大烹五鼎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xué fù wǔ jū学富五车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wǔ léi hōng dǐng五雷轰顶比喻不得好死。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qù tiān chǐ wǔ去天尺五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wǔ yán liù sè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wǔ chǐ zhī tóng五尺之僮见“五尺之童”。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lián sān kuà wǔ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cāi sān huà wǔ猜三划五喝酒时划拳行酒令。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差人道:‘今日且吃酒,明日再说。’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yāo wǔ hè liù吆五喝六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yī wǔ yī shí一五一十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sān shī wǔ guǐ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èr bǎi wǔ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wǔ jí liù shòu五脊六兽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wǔ cǎi bān lán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wǔ chǐ shù zǐ五尺竖子同“五尺之童”。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wǔ tǐ tóu dì五体投地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sì fēn wǔ liè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五十步笑百步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wǔ chǐ tóng zǐ五尺童子同“五尺之童”。《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xià wǔ guō gōng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sān huáng wǔ dì三皇五帝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wǔ tǐ tóu chéng五体投诚同“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