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身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身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wěi shēng sàng shēn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shēn wēi lì báo身微力薄谓地位低下,财力不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风尘,所以怜而与游。”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shā shēn chéng rén杀身成仁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qián shēn suō shǒu潜身缩首潜:深藏;首:头。隐居不出头露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yán jiào shēn chuán言教身传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宋 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kǔ shēn jiāo sī苦身焦思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xiū shēn yǎng xìng修身养性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rǔ shēn bài míng辱身败名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说岳全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gū shēn zhī yǐng孤身只影形容孤单一人。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lì shēn xíng jǐ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为有度。《北史·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zhōng shēn bù chǐ终身不齿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shēn wú cháng wù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zǒu shēn wú lù走身无路无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无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
shēn tuì gōng chéng身退功成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春秋·楚·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tuì bù chōu shēn退步抽身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zhì shēn shì wài置身事外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dǐng míng tì shēn顶名替身犹言顶名冒姓。《西游记》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者取首级。”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qì zhì yí shēn弃智遗身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shēn bù yù shí身不遇时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pī fà wén shēn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bēi shēn qū tǐ卑身屈体指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参见“卑身贱体”。
yī bù zhē shēn衣不遮身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cè shēn qí jiān厕身其间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
máng cì zài shēn芒刺在身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内心惶恐,坐立不安。柳青《创业史》第13章:“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使他有如芒刺在身,脊梁骨痒痒,可又不敢回头。”
yǔn shēn mí gǔ陨身糜骨犹言粉身碎骨。宋·司马光《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德泽汪洋,天隆地厚,非臣陨身糜骨所能报称。”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zhī mìng ān shēn知命安身命:命运。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rén bǎi qí shēn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wǔ duǎn shēn cái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yǎng hǔ shāng shēn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
miǎo rán yī shēn渺然一身渺然: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一个人。形容力量微小。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suì gǔ fěn shēn碎骨粉身见“碎身粉骨”。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shè shēn chǔ dì设身处地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láo shēn jiāo sī劳身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cāo shēn xíng shì操身行世犹言立身处世。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chí lù yǎng shēn持禄养身禄:薪俸。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shā shēn bào guó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rě huǒ shāo shēn惹火烧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péi shēn xià qì赔身下气谦躬屈节,低声下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dú shàn qí shēn独善其身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yǐ shēn xùn zhí以身殉职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huī shēn miè zhì灰身灭智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gǎn kǎi shā shēn感慨杀身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终身让路,不枉百步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gǎ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fěn shēn huī gǔ粉身灰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yī shēn wǔ xīn一身五心比喻杂念很多。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shě shēn qǔ yì舍身取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huǐ bù wēi shēn毁不危身见“毁不灭性”。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fǎn shēn zì wèn反身自问见“反躬自问”。清·戴名世《程孝子传》:“呜呼!人孰不有母,读孝子之事,反身自问,竟何如哉!”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正身率下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wén shēn jiǎn fā文身翦发见“文身断发”。
shā shēn jiù guó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shēn dān lì báo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幺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同“独善其身”。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fěn gǔ mí shēn粉骨糜身犹言粉骨碎身。宋 岳飞《奏乞解军务札子》:“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
zhōng shēn zhī jì,mò rú shù rén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人才。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身强力壮身体强健;精力旺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rùn wū rùn shēn润屋润身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shēn wēi yán qīng身微言轻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后汉书 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shǒu shēn ruò yù守身若玉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shēn dāng qí jìng身当其境见“身临其境”。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这些资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写些更具体的事实来,使未身当其境的朋友们也同样感泣一下。”
dú shàn wú shēn独善吾身同“独善其身”。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
shēn jià bǎi bèi身价百倍身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明 娄绍书《无声诗史》:“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xiū shēn lì jié修身立节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děng shēn zhù zuò等身著作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柳亚子《呈符老宇澄一首》:“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jié shēn lèi xíng洁身累行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fèn shēn dú bù奋身独步奋:振作;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努力出人头地。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四折:“脱白衣平步上云衢,离尘途奋身独步。”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一身作事一身当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
cháng shēn hè lì长身鹤立鹤立:像鹤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曾朴《孽海花》第32回:“就在这一阵笑语声中,有一个长身鹤立的人……两脸绯红,醉态可掬,七跌八撞的冲进房来。”
rě huǒ shàng shēn惹火上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shēn xiān cháo lù身先朝露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shēn xiān shì zú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shēn bù yóu jǐ身不由己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zhèng shēn qīng xīn正身清心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明史·丘濬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谨好尚不惑于异端。”
yì duō bù yā shēn艺多不压身艺:技艺,本领。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也不会造成自身负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艺多不压身,日后你们要是不愿跟着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马卖解,饿不了肚皮。”
bìng mó chán shēn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dùn shēn yuǎn jì遁身远迹犹言避世隐居。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fèn bù gù shēn忿不顾身同“奋不顾身”。《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hún shēn xiè shù浑身解数浑身:全身;全部的;解数:原指武术中的架势、招式;后泛指手段;本事。全身所有的本事。明 吴承恩《西游记》:“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
shēn míng liǎng tài身名两泰见“身名俱泰”。南朝·陈·周弘让《与徐陵书荐方圆》:“吾荷朝思,得安丘壑,身名两泰,夫复奚言。”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shēn huái liù jiǎ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dà xiǎn shēn shǒu大显身手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身教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fèn bù gù shēn愤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jiàng zhì rǔ shēn降志辱身降:压抑;减损。压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qián shēn yuǎn huò潜身远祸潜:深藏。隐藏起来远避祸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再让她就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她又是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tǐng shēn dú chū挺身独出挺:撑直。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shēn xiān shì zhòng身先士众见“身先士卒”。《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