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力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力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hí yù yǒu lì实与有力与:参与,在里面。确实在里边出了力。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
wù lì wéi jiān物力维艰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tóng xīn yè lì同心叶力同“同心协力”。宋·欧阳修《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闻自古帝王致治,须待同心叶力之人。”
nǔ lì jiā cān努力加餐努力多吃些饭。《文选·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wéi lì shì shì惟力是视谓竭尽己力而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惟力是视。”
shēng lì jūn生力军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8回:“只道余万清一路是一枝生力军,就令他作前军。”
lì tòu zhǐ bèi力透纸背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zì lì gēng shēng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jīng pí lì jìn精疲力尽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cái dān lì pū财殚力痡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shì jūn lì dí势均力敌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mián lì bó cái绵力薄材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
xī xīn jié lì悉心竭力悉心:尽心。竭尽智慧和力量。宋·司马光《应诏言朝廷阙失》:“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
lì kùn jīn fá力困筋乏困:劳倦;乏:疲乏。用尽了全力。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如今容颜瘦,倒不如辛勤还家罢,我如今力困筋乏。”
lì kě bá shān力可拔山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dān jīng jié lì殚精竭力犹殚精毕力。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lì xué dǔ xíng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宋 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nǔ jīn bá lì努筋拔力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shì lì zhī jiāo势力之交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shì qióng lì jìn势穷力尽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
lì ruǎn jīn má力软筋麻也作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
lì suǒ bù jí力所不及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宋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nián fù lì qiáng年富力强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gōng lì xī dí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yī bì zhī lì一臂之力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gōng tǐ lì xíng躬体力行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
wù běn lì sè务本力穑本:农业;穑:收割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宋·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xié lì qí xīn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qí xīn hé lì齐心合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shǎo qì wú lì少气无力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那女儿认得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
jì qióng lì jí计穷力极见“计穷力竭”。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jīng pí lì juàn精疲力倦倦:疲倦,劳累。犹言精疲力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被他闹的早已精疲力倦。一回想到九姨太脾气不好,不免恨骂两声;一回又想到他俩恩情,不免又私自一人落泪。”
qíng xiàn lì qū情见力屈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xīn lì jiāo cuì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cái jié lì jìn财竭力尽竭:完,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汉 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shēn dān lì báo身单力薄人少力量不大。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幺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jìn xīn jìn lì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xīn cháng lì duǎn心长力短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茅盾《子夜》十六:“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实在我们心长力短,对不起极了!”
tóng xīn xié l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nián lǎo lì shuāi年老力衰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化悲痛为力量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jì qióng lì jié计穷力竭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乔道清计穷力竭,遂同二将驰入山岭。”
dú lì nán zhī独力难支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明·郭勋《英烈传》第23回:“那吕珍探知援兵已散,思量独力难支,便开门冲阵逃走。”
liàng lì duó dé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chuǎi shí duó lì揣时度力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kǒng wǔ yǒu lì孔武有力形容人很有力气。《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shì qióng lì qū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宋·司马光《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势穷力屈,然后可招抚也。”
tóng xīn jié lì同心竭力同“同心毕力”。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陛下诚有意于此,臣等敢不同心竭力,对扬而行之。”
tóng xīn lù lì同心僇力见“同心戮力”。《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xīn lì shuāi jié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xiàng shí duó lì相时度力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quán jūn lì qí权钧力齐权:权势;钧:通“均”,平均。双方权势力量相当,不分高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lì yǒu wèi dǎi力有未逮能力做不到。
lì bù zì shèng力不自胜胜:经得住。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宋·张敦颐《六朝事迹·郗民化蛇》:“无饮食可实口,无窟可庇身,饥窘困迫,力不自胜。”
mín lì diāo bì民力雕弊雕弊:困苦,衰败。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当武帝之时,赋役烦众,民力雕弊。”
xīn cháng lì ruò心长力弱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鲁迅《两地书》:“学校的一波未平,上海的一波又起,小鬼心长力弱,深感应付无方。”
lì jūn shì dí力均势敌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xiào quǎn mǎ lì效犬马力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tóng xīn hé lì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lì pái zhòng yì力排众议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jié lì qián xīn竭力虔心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qióng rì zhī lì穷日之力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jìn lì ér wéi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nián qīng lì zhuàng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身体好;力气大。骆宾基《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bù zì liàng lì不自量力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lì suǒ néng jí力所能及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duó dé liàng lì度德量力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qí xīn xié lì齐心协力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qīng zhù quán lì倾注全力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lì dí wàn fū力敌万夫敌:对抗;夫:成年男子。形容勇力超人。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或体穷三变,潘陆不足以升堂;或力敌万夫,关张不足以扶毂。”
xié xīn lù lì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wén zhì wǔ lì文治武力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西汉·戴圣《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身强力壮身体强健;精力旺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lì dí shì jūn力敌势均同“力均势敌”。《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quǎn mǎ zhī lì犬马之力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jīng pí lì jié精疲力竭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lì bù tóng kē力不同科同科:同一等级。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lì wǎn kuáng lán力挽狂澜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lù lì yī xīn戮力壹心见“戮力同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huí tiān wú lì回天无力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tóng xīn bìng lì同心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jì jìn lì qióng计尽力穷穷: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lì fēn shì ruò力分势弱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cán nián yú lì残年余力指年老体衰。《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lì wēi rèn zhòng力微任重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shì jūn lì dí势钧力敌见“势均力敌”。《宋史·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
fú tián lì sè服田力穑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lì qū jì qióng力屈计穷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ì jìn jīn pí力尽筋疲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tóng xīn bì lì同心毕力齐心尽力。《东观汉记·任隗传》:“永元初,外戚秉权,朝臣畏悚,莫敢抗者,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数犯颜谏。”
liàng xiǎo lì wēi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jīn pí lì juàn筋疲力倦犹言筋疲力尽。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
ruǎn ruò wú lì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