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地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地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iān jīng dì yì天经地义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sī wén sǎo dì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pán gǔ kāi tiān dì盘古开天地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dà dì chūn huí大地春回见“大地回春”。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横额是:‘大地春回’。”
dì dòng shān cuī地动山摧见“地动山摇”。《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忽即云昏雾暗,地动山摧。兵行唅啼,人伦凄怆。”
dì wǎng tiān luó地网天罗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jiǎo bù zhān dì脚不沾地见“脚不点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yī luàn tú dì一乱涂地形容乱到不可收拾。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shàng bù zháo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zú tà shí dì足踏实地犹言脚踏实地。徐铸成《报海旧闻》五一:“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应足踏实地,奋发自雄。”
zú lǚ shí dì足履实地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yī tiān yī dì一天一地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心里气他不过,到处去彰扬,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就是邻庄外县,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
tán tiān lùn dì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yí wéi píng dì夷为平地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孙犁《我的绿色书》:“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车场。”
shān yáo dì dòng山摇地动山和地都在动摇。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宋书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
tiān yáo dì dòng天摇地动仿佛天快要塌下来;地将要陷下去似的。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bù máo zhī dì不毛之地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tiān chā dì bié天差地别形容差别很大,相差甚远。
qióng tiān jí dì穷天极地比喻极边远之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dì jiǔ tiān cháng地久天长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zhàn tiān dòu dì战天斗地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八十一梦·第72梦》:“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属天,下不着地属:接连。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bīng tiān xuě dì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dì dà wù bó地大物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dòng tiān fú dì洞天福地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dì píng tiān chéng地平天成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尚书 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画地为牢,议不入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yī bài tú dì一败涂地一:一旦;涂地:“肝脑涂地”的省略。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yún jiē yuè dì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bá dì yáo shān拔地摇山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dì shàng tiān gōng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róng xī zhī dì容膝之地形容居室的狭窄。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qī tiān kuāng dì欺天诳地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tiān kāi dì pì天开地辟①犹言开天辟地。②谓天然形成。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宋·洪适《奉礼歌》:“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
wū tiān hēi dì乌天黑地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这等乌天黑地,去那里敲门打户,惊觉他,他又要遁了去。”
píng dì dēng yún平地登云见“平地青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9回:“若你克我者为官鬼,必主平地登云之喜,添官进禄之荣。”
màn tiān gài dì漫天盖地遍布天地之间。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bì zhēng zhī dì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lì dì shēng gēn立地生根比喻过于性急,立刻就要办好事情。
sǐ xīn luò dì死心落地犹死心塌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无容身之地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yòng tiān yīn dì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东观汉记·公孙术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
tiān dì jīng wěi天地经纬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màn tiān sè dì漫天塞地漫:满;塞:充满。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
sǐ xīn tā dì死心塌地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yì dì ér chǔ易地而处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三国 魏 曹髦《少康、汉高祖论》:“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bù tiān gài dì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紧,布天盖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胜仗是不小,俘虏布天盖地,搁火车拉呀。”
jué dì tiān tōng绝地天通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pì dì kāi tiān辟地开天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杏黄幡下千千条古怪的金霞,内藏着天上无,地上少,辟地开天无价宝。”
tiān shēng dì shè天生地设犹天造地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
tiān jīng dì jí天荆地棘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liú yú dì留余地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wàn zhàng gāo lóu píng dì qǐ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沈从文《虎雏再遇记》:“他记得一句格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
wàn zhàng gāo lóu cóng dì qǐ万丈高楼从地起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沈从文《新与旧》:“‘万丈高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lì dì shū chú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wáng lì zhuī zhī dì亡立锥之地亡:无;立锥:插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hǎi hán dì fù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wěi dì jīng tiān纬地经天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tiān bēng dì tān天崩地坍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dì chǒu lì dí地丑力敌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hú zhōng tiān dì壶中天地指道家的生活。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gū gū zhuì dì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
yì dì zé jiē rán易地则皆然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liè dì fēn máo裂地分茅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yīn dì zhì yí因地制宜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dì yuǎn shān xiǎn地远山险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láng huán fú dì琅嬛福地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曰:\'琅嬛福地也。\'”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一块石头落了地比喻放下了心。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shí bā céng dì yù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tiān gōng dì dào天公地道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shēng líng tú dì生灵涂地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
tiān hūn dì àn天昏地暗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yú mǐ zhī dì鱼米之地见“鱼米之乡”。元·柯丹邱《荆钗记·参相》:“江西是鱼米之地。”
tiān shòu dì shè天授地设谓天然形成。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洛阳独有此园尔。”
tiān chā dì yuǎn天差地远比喻两者相差极大。鲁迅《<准风月谈>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liú tiān chè dì流天澈地形容液体漫溢。
dì yù biàn xiàng地狱变相旧时比喻社会的黑暗残酷。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都人咸观,惧罪修善。”
dì chè tiān bēng地坼天崩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yī niú hǒu dì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yī niú míng dì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
yán miàn sǎo dì颜面扫地比喻面子丧失干净。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与天地同寿寿: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dì bēng shān cuī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唐 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dì guǎng rén xī地广人稀地域广阔;人烟稀少。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gōng jūn tiān dì功均天地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lián tiān zā dì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明·屠隆《彩毫记·归隐山泉》:“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构,连天匝地兵戈斗,真个是一往冥鸿不可求。”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tiān cháng dì jiǔ天长地久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jú tiān jí dì局天蹐地局: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dì tóu shé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